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餐饮

吉林省抚松县大山深处创业忙

2019-10-21 15:15来源:吉林日报编辑:朗朗
  

“为了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了乡亲们能有一个致富的项目,不论吃多少苦,不论遇到多少挫折,我都会一往无前。”说这话的是吉林省抚松县蓝润家庭农场农场主王兰花。

说起王兰花的创业路,可谓屡败屡战。2009年,一场无情的大火烧了她80多万袋木耳菌,毁掉了全部的厂房、设备、原料和菌种。2010年,百年不遇的“7·28”洪水把她栽培的100万袋春木耳、45万袋秋木耳以及各种设备冲得荡然无存。2011年,在水毁的土地上,她组织种植户们再一次种上了菌种,可因为菌房潮湿,杂菌滋生,螨虫繁殖能力强又不能使用农药,导致生产的黑木耳再次全军覆没。

连续3年的失败,给王兰花带来了300多万元的损失。但是挫折并没有打倒她,2016年,她创建了蓝润家庭农场。

随着农场的发展,她带动的乡亲越来越多。潘传军,种植五味子赔了钱,他找到王兰花想借点钱周转。王兰花告诉他:“你种木耳吧,从我这里拿菌棒,先不用付钱,等秋后有了收益再给钱。”当年,潘传军种植1.5万袋木耳,获得了好收益。现在,他一年种植22万袋木耳,年收入在4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裕户。

村民段兆花,独自一人抚养3个孩子,生活困苦不堪。王兰花让她到合作社做长期工,月工资3300元,包吃包住,一干就是8年。如今,孩子们都毕业了,有了工作,想接段兆花去城里住,可是她坚持留在王兰花的合作社里。

现在的蓝润家庭农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厂房占地3000余平方米,员工多时达到100多人,主要技术人员10人,日产菌袋能力3万余袋,年产菌能力可达800万袋以上。每年自身经营地栽木耳春秋两季共100多万袋,对外加工300万至500万袋。同时与省内多家研究食用菌相关单位合作,成立试验基地,并带动抚松、敦化、安图等地群众共同发展,辐射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在她的带动下,目前沿江乡共发展地栽木耳菌1000万袋,年产值3000多万元,利润达2000多万元。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王兰花正在规划建设省级实训基地,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会议室、教室、投影室及食堂。同时,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发展可视农业,做到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实训基地建成后,可年培训学员2000名,农场现代化改造后,辐射带动能力成倍增长,可达到400户以上。(张力军)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