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糖业

无糖饮料就可以畅饮?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1-10-21 16:19来源:楚天都市报编辑:钟艳平
摘要:近年来,“无糖”“0糖”饮料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宠,这种0糖、0脂、0热量的饮料可以敞开了喝吗?长江航运总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郭爱莉表示,“0糖”“无糖”饮品并非完全无糖,仍可能含有果糖、麦芽糖。

  

一顿速食外卖配上一罐气泡饮品,可以让人顿感惬意舒爽,但普通碳酸饮料普遍含糖量、热量较高,所以“无糖”“0糖”饮料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宠。

这种0糖、0脂、0热量的饮料真的是减肥和降糖“神器”,可以敞开了喝吗?昨日,江城专家提醒称,无糖饮料并非减肥和降糖的好选择,千万不要认为“无糖”“低糖”饮料就是健康饮品而岔着喝,过量饮用不仅可能增加食欲,存在肥胖的隐患,还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无糖饮料当水喝 男子突发糖尿病

今年30岁的孔先生一直单身独居,想着年轻身体底子好,他总是熬夜加班工作,还频繁参加一些交际应酬。虽然近半年来业绩攀升,但暴增的工作量让他常常连早餐都来不及吃,中餐、晚餐只能点外卖,或参加饭局。为了减压,孔先生喜欢上碳酸饮料,但担心含糖饮料喝多了导致发胖和糖尿病,他在冰箱里囤满了“无糖”“0糖”的气泡饮料,每天至少喝4瓶。

半个月前,正在出差的孔先生总感觉口渴,尿量也较原来增多,坚持到项目完工返回武汉,孔先生感觉全身疲惫乏力无法缓解,只好请假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就诊。经详细了解患病经过、病史,并及时完善检查,孔先生被确诊为初发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该院肾病内分泌科接诊医师谭金枚表示,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像孔先生这样,年轻且无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初发糖尿病患者,多与长期劳累、高压、熬夜、口味重、喜食外卖等不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状态有关。近年来,随着“无糖”“0糖”饮料的流行,许多人陷入饮食误区,甚至因此诱发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谭金枚解释,无糖并不代表没有糖,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等升糖成分,而是采用形式各异的甜味剂代替。一旦甜味剂摄入过多,不仅会刺激胰岛素产生,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还会反射性地增强食欲,导致热量超标。所以孔先生长期喝无糖饮料代替正常饮用水,加速了机体代谢失控,引发糖尿病。

为避免病情恶化引发酮症酸中毒昏迷危及生命,谭金枚立即为孔先生制定了药物综合治疗方案,并叮嘱他纠正饮食习惯。经一周对症治疗,孔先生的血糖、甘油三酯水平等各项指标已逐步恢复正常。但遗憾的是,年仅30岁的他已患上糖尿病,需要长期接受降糖治疗。

饮料刮起无糖风 受年轻人热捧

记者探访江城多家商超发现,标榜“健康生活”的低糖或无糖饮料成为许多市民购买饮料的首选,此类饮品逐渐赢得货架的“C位”,各大社交平台都刮起了一阵“无糖风”,各大饮料品牌也纷纷推出了无糖饮料。

在位于街道口的一家便利店内,4个两米高的冰柜被各色饮料填满,其中一些标有“0糖、0脂肪、0卡路里”字样的饮料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店员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控糖”,特别是25岁左右的女性,因此店里无糖饮料的销量一直很不错,受欢迎程度早已超过了普通的含糖饮料。

“减肥期间,总是特别想喝甜味饮料。无糖饮料用代糖替换蔗糖,但还是能喝出甜味,既满足了自己,心里的负罪感也少一些。”刚刚选购完一瓶无糖饮料的市民王小姐说。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无糖饮料”,显示有多页产品信息,每个页面上都有多种产品。记者观察发现,乌龙茶、冰红茶、气泡水、苏打水、椰子汁等传统饮料均推出了无糖或零糖的系列,其中一款热销的号称“0糖0脂0卡”的饮料月销量超过3万件。

据国内某机构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已有近六成消费者购买过无糖饮料,其2019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远高于饮料总体增长率。

无糖不等于健康 千万别岔着喝

无糖真的就代表健康,可以无限畅饮吗?对此,长江航运总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郭爱莉表示,不少人认为含糖食品是影响血糖升高、导致体重增加的因素,所以当无糖食品出现时,会更想尝试。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可以用无糖饮料来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事实上,备受大众青睐的“0糖”“无糖”饮品并非完全无糖,仍可能含有果糖、麦芽糖,这些成分一样可在人体内转变为葡萄糖,食用过量后仍会导致血糖升高;而富含甜味剂的“代糖”饮品,过量饮用不仅会导致增肥,还会影响胰岛素分泌。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牛力介绍,无糖饮料只代表里面不含蔗糖,但实际上可能含有木糖醇、甜菊糖、甜蜜素等人工甜味剂。无糖饮料用甜味剂代替传统饮料中的蔗糖,虽然热量相对较低,但甜味剂可能会刺激食欲和增加饥饿感。这种饥饿感会使人对其它含糖食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最终导致摄入过量食物。同时,由于人工甜味剂甜度远远超过蔗糖,会使人对于含有天然甜味的水果蔬菜降低兴趣,转而选择更多使用人工甜味剂的食品或加工食品。所以,如果过量饮用此类饮料会带来肥胖隐患。

牛力特别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喝无糖饮料同样会导致血糖波动。此外,有些无糖碳酸饮料里还含有磷酸,如果长期喝可能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千万不要认为“无糖”“低糖”饮料就是健康饮品而岔着喝,过量饮用还是会对身体有伤害,特别是糖尿病患者。

郭爱莉建议,市民在选购饮料、食品时应多看配料表,做好甄别,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样,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毫升,可选用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适量牛奶、豆浆等饮品。日常一旦出现骤然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视力改变,皮肤感染,私处炎症,牙龈炎或餐后恶心、心慌、出冷汗等症状时,不论年龄大小,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廖仕祺 周珊 刘姗姗)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