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0日,吉林省正式进入春耕时期。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介绍,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2021年计划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扩大到2800万亩,依靠科技力量实现更大的丰收。
中国商品粮主产区吉林20日正式进入春播期。气象专家介绍,当地今年土壤墒情适宜,对农民春播非常有利,而各项新科技的应用正在对当地的产粮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吉林省,已经连续八年产粮超过700亿斤,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今年,这处“大粮仓”要确保播种面积在8550万亩以上,率先开展中国东北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20日是农历节气谷雨,农谚有云“谷雨种大田”。吉林省产粮大县镇赉的农田里一派忙碌景象 。
镇赉县西乃力村八成以上耕地均采用免耕播种。村民李福成介绍,免耕播种不用清理秸秆,不用打垄,耕种成本比传统模式少一半。最重要的是还能给土壤保墒,增加有机质,促进高产。
这种保护性耕作模式正在这片黑土地上推广开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介绍,今年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1.2亿元(人民币,下同)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扩大到2800万亩,依靠科技力量实现更大的丰收。
71岁的镇赉县英台农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今年计划将一项新的施肥技术从2公顷扩大到50公顷左右。过去几年,这种技术帮助他增产约10%,化肥使用减少约10%。
记者同时在中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了解到,该县今年投入近500万元建成41个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摄像头、传感器成为“千里眼”,气象专家、农业专家根据实时数据可以科学指导农民种田。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郭春明介绍,近些年农民不仅乐于尝试农业新科技,对气象科技也非常渴求。眼下,吉林省气象局正探索运用风云气象卫星、数值模式、超级计算机等,打造吉林省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让科技“护航”吉林粮食安全。(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