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春茶甜爽鲜,不负人间三月天”。呷一口春茶,对很多人来说是春天不可或缺的一份期待。目前,全国各地的春茶采制工作已全面展开。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以及茶产业抗疫复工复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有效应用,我国2021年度春茶生产开局平稳,消费市场需求较以往更为旺盛,春茶产销实现“开门红”。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春茶开采整体提前
3月下旬以来,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80余万亩茶园陆续进入采摘期,勐混镇拉巴厅老寨里也是一派繁忙的春茶采摘景象。拉祜族人守护着这一片茶园,靠这一片绿叶摆脱了贫困,如今,这片叶子又寄托着村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今年春茶采摘、上市时间整体提前。”梅宇介绍,1月上中旬,海南及贵州极个别茶区进行了开年第一采。2月3日立春当天,广西三江正式启动了2021年度早春茶开采,标志着春茶的大规模采摘正式启动。随后四川、浙江等地纷纷开采早春茶。春节过后,全国各地茶叶生产持续铺开。
为何今年春茶开采时间提前?专家表示,一方面,今年2月气温较往年偏高,导致茶树发芽早。另一方面,引种的早春茶品种越来越多,如乌牛早、龙井43号、红旗一号、舒茶早等无性系良种,发芽早、生长快。此外,现代大规模种植茶园的管理和养护模式,也促使茶树提早发芽。
“今年春茶的品质和产量普遍提高今年春茶的品质和产量普遍提高。”梅宇介绍,受益于天气适宜,2021年各地早春茶品质明显优于去年,色泽、香气、滋味等均较为理想。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力,2021年早春茶得到充分采摘,加上贵州、四川等省新开采茶园面积大幅提升,今年春茶总体的首采量相比往年有10%至20%的增长。
伴随着春茶开采,各地春茶交易市场先后开市,浙南茶叶市场、四川雅安世界茶都等各区域性大型茶叶交易市场陆续开市,来自全国的茶叶采购商络绎不绝,早春茶交易火热。
做好茶科技文章
2018年,武夷山市星村镇星村村民杨文春与“科特派”成了好伙伴。
“科特派”是什么?“科特派”是科技特派员的简称。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作为南平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的领头人,带领团队来到武夷山,成了这里的“科特派”。
廖红提出了茶/大豆、油菜套作的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夏天在茶树间套种大豆,同时接种高效根瘤菌剂,利用大豆生物固氮为茶树提供氮素;冬天套种油菜,油菜开花后压青作为“绿肥”。“初步估算,采用这种方式的生态茶园,每亩能够减少碳排放近30%,茶叶优质率提高20%左右,将茶产业变成真正的低碳绿色产业。”
一年后,杨文春就尝到了甜头:“我们家茶园采用这个技术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茶叶品质明显提升,还保护了环境。原来以为我种油菜是为了好看的乡亲们,听说有这么好的效果后,都赶过来参观。”
在廖红的带领下,越来越多茶农从怀疑到观望,从观望到尝试。武夷山生态茶园的面积也从零星到成片。廖红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希望通过科技赋能让更多的茶园实现低碳绿色化,为茶行业发展、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福建省南平市茶叶学会秘书长叶元高告诉记者,目前,有万名以上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在福建基层开展创业和技术服务。
“随着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对茶行业重视度的提高以及茶叶生产端科技水平的提升,优质良种、智慧茶场明显增多。”梅宇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落地不是问题,但受制于区域局限性大,尤其在一些科研院所技术力量覆盖不到的区域,茶行业科技提升工作还有一些困难。
茶科技还大有文章可做。梅宇表示,茶科技涉及全产业链,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粗制、精制及精深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等。比如,茶叶中很多营养物质的提取和应用,在国外都开展了很多研究和应用,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差距。要提升我国的茶叶科技水平,需要有总体思路,统筹安排、逐个突破。
打造知名茶品牌
“有了生态茶园这块金字招牌,下一步公司品牌如何发展?”
听到这个问题,杨文春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品牌,只是用了十几年的商标。我们哪里会做品牌?”
品牌问题是我国茶行业的痛点。行业虽然兴盛,但知名茶品牌少之又少。叶元高认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存在不强不优等问题,如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共品牌利用率不高,茶企使用积极性不高,品牌效益未达到预期效果。
如何在品牌建设上有所突破,做好中国茶品牌,讲好中国茶故事?
“品牌是企业的发展之道,质量是企业的立命之本,文化是企业的发展之翼。”河南信阳文新茶叶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文新告诉记者,1995年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公司后,文新茶叶坚定地做名茶复兴者和茶文化领跑者,通过做优产品、做大龙头、做强品牌,以质量和创新赢得竞争优势,把“小毛尖”打造成大产业,以品牌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品牌的背后是品质。文新公司严把质量关,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现代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车间,确保茶叶批批必检,上架的产品100%合格。目前,文新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茶基地、茶生产、茶加工、茶经营、茶科研、茶产业、茶旅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走上了茶产业与茶文化相融合的新发展阶段。
梅宇认为,品牌企业要把握茶文化的内核——“廉美和敬”,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文化,助力地方政府做好区域品牌文化的挖掘与整理。
茶品牌之路任重道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叶元高表示,武夷山深入实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按照“控制面积、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延伸产业链、做深茶文旅、增加附加值”发展思路,持续开展龙头培育、质量提升、标准管控、品牌建设、市场营销、融合发展“六大专项行动”。
“推动茶行业品牌发展,需要全行业动员起来。”梅宇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计划组织开展“中国茶业品牌计划”,助力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提升,目标是力争促进品牌经济在茶产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十三五”时期提升30%以上,同时在国际茶叶市场领域拥有更多品牌质量标准的制定权、话语权,推动“国茶品牌”走向世界。(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