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精心策划推出的“盛世清尚——宋代茶文化展”即将开展。
记者提前探营得知,该展览以宋代茶文化为主题,展品多达140组,其中文物128(组)、辅助展品12件。全展有“啜英咀华”“烹点之妙”和“茗香远播” 三个单元,完美还原了中国茶文化的黄金时期——宋代全民饮茶的风貌。
这次宋代茶文化展来头很大,是中国茶叶博物馆联手了全国9家博物馆集体推出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具系统、最有深度的“宋代茶文化”展。
对待喝茶这件事儿
宋代人是认真的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在《议茶法》写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这句话是宋朝人嗜茶如命的真实写照。爱喝茶,爱喝精致的好茶。
展内第一个单元“啜英咀华”,主要讲的就是宋代茶叶的制作。它上承唐代蒸青饼茶制法,下启元代散茶形式。宋代的茶叶主要由两种形态:一种叫片茶,也叫团茶,模样跟现在的茶饼有些类似;还有一种是草茶,也就是散茶。
团茶的制作费时费力,对工艺的要求很高,要先把茶芽“蒸汽杀青”后,放入模具,再压制成各种形状,比如圆形、方形。
在宋代,团茶是一种奢侈品、贡品,基本上只有皇上、太后等一小部分皇族才能享用。大臣们偶尔被赏赐到一小团,不是几个人分一分,就是藏起来,舍不得喝。
“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描写的就是北苑贡茶中龙凤团茶的金贵。中国茶叶博物馆陈列资料部主任郭丹英说,宋代皇帝酷爱喝茶,每年采茶时节,会派出专门的督察官,去监督采茶、制茶的过程。给皇帝制作团茶的茶叶,必须五更开采,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之间,因为出了太阳,就会影响茶叶的品质。采摘时,只需芽头那么一点点,采完后立即放入水中。
“宋代人对待茶,是事无巨细的,挑拣完后,统一‘蒸汽杀青’。”郭丹英说,杀青、榨茶,再进行焙干。喝时取一团,掰出一部分,碾成茶末即可。
当然,宋代的老百姓只能喝草茶。草茶用茶芽揉搓干燥就能制成。
这次为了“宋代茶文化展”,中国茶叶博物馆还复原工艺,特别制作了几个“龙凤团茶”,大家不妨去现场讨个新鲜。
宋代人没有泡茶一说
要么煎着喝,要么点着喝
在宋代,饮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放在炉子上煎一煎,叫煎茶;还有一种是风靡至今的点茶,如今流行日本的抹茶便是点茶的演化。
“煎茶是延续了唐代的品茶方式,无论是团饼还是散茶,都要用木杵或石臼等工具,将茶叶碾成末,再将细研作末的茶投入滚水中煎煮。”郭丹英说,这对宋人而言,是“古法”。
应运而生的点茶法,是宋人在晚唐基础上普及发扬的,也是宋人对茶的最高理解,更是宋人对休闲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
“点茶很讲究茶末的精细程度,越细越好,所以到了南宋初期,还出现了茶磨,那是在手工碾、二次筛后,再对茶末进行研磨的一个工序。”郭丹英说。
点茶法重在“点”字,意为滴注,宋人将茶末置碗中,以汤瓶浇注热水点啜,点茶步骤为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五个环节。
郭丹英说,点茶一般都在盏宽底深的茶盏中进行,比如黑釉盏、建盏等。点茶开始,用茶筅不断击拂汤花,在盏里形成泡沫,汤花越厚,持续时间越长,说明点的记忆越成功,从专业角度来讲,也叫汤花咬盏能力越好。
“宋人爱斗茶,点茶就是大家最喜爱的,已经变成一种全民竞技型比赛了。”郭丹英说,传说中,点茶最高境界就是出现水丹青,一个小小的茶盏里能出现各种图形,仿佛画画一样。
《茶寮记》就出过这样的记载:沙门有个叫福全的点茶高手,能使汤面幻化出一句诗,或幻化成鸟兽虫鱼形象,被称为“茶百戏”。(周淳淳 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