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赵云忠自诩是杆“老茶枪”,但在女儿赵丹面前却不敢班门弄斧。
几十年来他一直喝西湖龙井。后来,女儿成了中国茶叶博物馆的一名茶文化培训师,带父亲品安溪铁观音、饮武夷岩茶……如今,老赵学会了从形、色、香、味等角度品茶,还把从女儿那里“偷师”学来的茶艺分享给朋友。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与国人相伴千年,早已融入华夏文明的基因。
“小时候印象很深的是,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泡杯好茶。这其实是很多人家的礼节。”赵丹说,“那时候就觉得茶是个好东西,是一种媒介。”
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信表示热烈祝贺。赵丹感到很兴奋:“我们对茶偏爱,因为这是一种深厚的力量,能激发向往心灵之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一杯茶里有天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在草木间”“茶禅一味”……茶香既可氤氲街头巷尾,又能袅袅于庙堂之间。
缺了茶,中国文化是不完整的。中国茶文化凝聚了“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在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中,均可寻得茶文化的脉络。
千百年来,中国人创制了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茶类。先人种茶、饮茶、爱茶,耕耘过的茶山、培育过的茶叶、孕育出的茶艺,是后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我国有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茶类遗产有2项,分别是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在古茶园,森林、茶树、村落有机结合,构成完美的复合生态景观,是当地人千百年来的重要生计。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有关茶的传统技艺项目有33项,包括武夷岩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碧螺春、安吉白茶、恩施玉露、铁观音、富春茶点等制作技艺。近年来,“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互联网”等创新探索日益加快。
从中国飘出的袅袅茶香跨越千年,芬芳了世界。茶从中国出发,沿着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超过20亿人饮茶,茶成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茶饮不仅相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符号。
在英国,人们端起红茶品饮闲适的下午时光;在蒙古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奶茶令外国游客向往;在阿根廷,作为延续数百年的传统风俗,喝马黛茶已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日本,茶道成为一门内涵丰富的艺术……
丝路跨越千年,精神绵延万里。如今,茶叶流通更加兴盛,产业更加繁荣。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世界茶叶消费量达580万吨。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印度是全球四大茶叶出口国。
中国在作为主产国的同时,也是茶叶的一个重要消费国。近年来,茶叶进口规模持续扩大,进口量从2010年的1.35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3.8万吨,进口产品主要以红茶为主,为茶叶生产国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就这样,茶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两条路子越走越广。
一杯茶里有什么?既有呵护健康的茶多酚,传承千年的文化,更有茶人的匠心和对生活的希望。全球60%的茶叶由小农户生产,种茶制茶是重要生计来源。茶叶出口和茶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减贫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青青茶园也寄托了脱贫致富的期望。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昔日荒山变身“茶海”,村民收入从“一天赚一块钱”变为年人均收入超过3.6万元。2018年,黄杜村提出捐赠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两年来,1500万株茶苗在湖南、四川和贵州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扎下根,带动了受捐地5839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说,“国际茶日”的设立,使全世界事茶人、爱茶人有了共同节日,对推进世界茶产业振兴和茶文化兴盛意义重大。
可以预期,随着茶文化交融互鉴不断深化,更多的人将知茶、爱茶。历久弥新的“东方树叶”,将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清新与安宁、启迪与收获。(于文静 周玮 段菁菁 黄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