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韦梦娟 记者程家武)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前做好春茶生产准备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茶生产“两不误”,保障春茶市场供给和生产效益稳定,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切实抓好春茶生产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茶叶生产,继续调整优化茶产业结构,落实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措施,提升安徽茶叶绿色、生态品牌形象,增加优质绿色茶叶产品市场供给,推进安徽茶产业振兴。
做好疫情期间生产管理
坚持防疫优先。茶叶产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一封信”等媒介,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做好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和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引导茶企、茶农有序开展春茶生产,切实增强茶企、茶农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帮助指导茶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提前做好用工人员上岗疫情防护准备,配备使用好口罩、清毒液、体温计等必需防护用品,确保生产防护到位。
加强服务指导。要按照“一断三不断”的要求,确保生产所需的种苗、农药、化肥、加工包装材料等农业生产资料、机械以及紧缺物资运输畅通和及时配送,确保茶农有农资可用。及时制定茶叶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积极开展技术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在做好个人疫情防护的前提下,及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有序、分时深入进村入园,因地制宜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加强春季茶园管理。要利用晴好天气,合理进行茶园浅锄,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促进春茶萌发。低海拔茶区暂缓春季追肥,高山茶园适当减少春肥施用量,以推迟采摘期,利于错开采摘高峰。对发生冻害的成年茶园,应及时剪去冻死枝条;对去年秋季因干旱未能种植的新茶园,可提前联系茶苗,做好整地工作,及时进行春栽。幼年茶园的定型修剪可安排在3月上旬进行。要切实做好“倒春寒”预防工作。针对今年暖冬,茶树发芽早的特点,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倒春寒”的危害,在春茶采摘期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之前,抓紧采摘芽叶;或采用覆盖或喷灌等方法避免芽叶受冻。
推动茶园绿色发展。继续推进“双替代”行动,名优茶茶园要以施有机肥为主,去年秋季未施基肥的应抓紧进行补施,以商品有机肥或腐熟饼肥沟施为好。做好春季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更换新黄板防治茶蚜、黑刺粉虱;维护好杀虫灯,确保3月初能够开灯诱杀茶尺蠖越冬成虫。禁止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尽量通过覆盖防草布、套种春播豆科牧草或使用小型除草设备等绿色方式控草。
提前做好采收准备
确保加工厂区安全整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组织和引导加工企业、农户提前做好茶厂卫生,清洁相关装置与用具,做好检修、调试工作,确保加工设备正常开机与良好运行。加强厂区水源检查、家禽家畜隔离等防控工作,确保厂区环境整洁有序、通风透气。
合理安排采工招收。要根据气候变化和茶芽萌发状况,预判春茶开采时间,及时公布用工信息与需求。要结合开采期疫情动态和人员流动规定,一方面做好本地农民就地就业招收,另一方面与往年采茶工输入地经纪人保持联系,做好采工储备。要按照防疫要求,对务工人员身体状况、有无病例接触史等进行摸底,确保无疫情隐患。
鼓励包片分散采摘。春茶开采初期,如果疫情没有解除,提倡实行个人包片茶园采摘,确保做到人员不聚集,地块不交叉。个人包片茶园面积应先大后小,根据茶芽萌发速度及时调整,做到按标准及时采。采后鲜叶由专人就地收集,运送到工厂,避免人员集中。疫情好转、允许外地劳务人员复工后,仍要继续做好人员的健康登记与每日防护工作,直至疫情完全解除。春茶期间,如果采工短缺无法解决,可以适当配备采茶机,提高机采鲜叶比例,加工相应的优质茶产品,确保基本茶园收益,减少损失。要积极组建或利用茶叶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采摘服务队,力保茶青能够及时下山。
做好春茶产销对接
鼓励采用生产线加工。要与当地供电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提前谋划用电需求,确保茶叶生产加工有序进行。引导生产经营主体根据鲜叶老嫩情况,及时调整加工的茶叶等级与种类。鲜叶加工按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单机作业时,做到一人一机或一工序,避免多人聚集。尽可能安装使用自动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减少工人数量。
认真做好茶叶销售。要结合生产实际,及时发布茶青直供直销信息,鼓励茶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与农户进行对接,以订单收青,或委托加工方式组织春茶生产。疫情期间要避免在密闭的茶叶市场内交易茶青与干茶,可在符合本地疫情防疫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防护措施到位、消毒通风的场所开展交易。
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针对疫情期间茶事节庆活动及展销活动可能受到影响的实际情况,各地应有序组织和积极探索推广新型销售模式,鼓励生产经营主体与销区茶商进行点对点对接联销,引导广大茶企、茶农使用淘宝网、京东、邮乐农品等线上平台进行交易,有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可参加网上春茶节,开办线上茶(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