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0年开始,贵州垦复改造原有茶园的同时,当时全国各地茶叶科研机构中技术力量最强,人才最多的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茶树品种资源,茶树品种生态分区等科研成果在全国不仅填补了空白,而且产生了深远影响。
70年代,省茶科所经过多年研究的茶树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技术成为我国茶树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革新,因其具有成园快、产量高、品质优、省工、省肥、技术简便等显著优点被国家科委列为向全国重点推广的农村实用技术,吸引了全国16个产茶省(区)1万余人次到贵州参观取经,并在14个省(区)大力推广。1993年,该项研究成果荣获联合国科技信息促进系统(TTPS)“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这一时期,贵州茶叶科研水平不仅领先于全国,其生产的产品“黔红”“黔绿”承担了国家大量的出口任务,畅销国际市场,成为国家茶叶出口重要省份和全国边销茶五个生产省份之一。
通过30年的不断发展,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已发展到63.16万亩,茶叶产量达到6555吨,茶叶收购量、销售量和出口量分别为5120.75吨、1973.7吨、2508.7吨。茶叶出口占全省出口商品收购值的13.1%,在全省出口产品中名列第一。(徐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