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健康

燕山苹果助果农走上致富路

2022-08-05 09:50:46来源:农民日报编辑:包阳
摘要:近年来,苹果研究室团队跑遍唐山等地区苹果主产县的果园,先后选育出“玉冠”等适于免套袋苹果栽培新品种,在燕山地区建立示范基地20余个,带动燕山地区果农走上增产致富路。

  

“张主任,我这树打了药不顶事,怎么办呢?”一大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苹果研究室主任张新生就接到一位果农打来的电话。解答完毕,张新生抬头笑着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咨询电话经常都有,他早已乐在其中。

近年来,苹果研究室团队跑遍了秦皇岛、承德、唐山地区苹果主产县的果园,先后选育出“苹艳”“昌苹8号”“玉冠”“红蜜”等适于免套袋苹果栽培新品种,在燕山地区建立示范基地20余个,示范推广苹果新技术20余万亩,培训果农累计2万余人次,带动燕山地区果农走上增产致富路。

练本领,万亩果园传新技

1994年,张新生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昌黎果树研究所后,就前往100公里外的农村驻点。爱钻研、善学习、勤下地,八年的驻村时光,他从一个内敛青涩的大学生,成为了善于与农民打交道的农业科技服务能手。

“从2006年起,张新生团队就指导宽城的苹果种植,这里的大小苹果园他们都实地指导过,在果农中知名度非常高。”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管理站站长商贺利说。在长期的科技服务过程中,张新生发现自己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说到一块,示范推广工作愈发得心应手,逐渐成为果农信赖的苹果专家。

随着2008年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昌黎综合试验站的成立,张新生团队开始体系化地进行科技服务,服务内容侧重于解决新技术如何落地的问题。例如水肥一体化,多长时间浇一次水、施一次肥,施肥量等,团队通常是先在当地开展气候土壤等试验,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

“做科技服务,一定得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如果没有,也一定是推广国内国际的先进技术,这是我们科技服务项目的要求。”张新生说,除了常规的田间地头培训指导,作为科研院所更需要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上下功夫。

近两年,在科技服务对象、方式上也有转变。“我们以前是直接服务于果农,田间现场指导,现在是服务合作社、龙头企业,更有针对性,跟管技术的人讲明白,果园管理就能跟上。”张新生说,现在通讯方便了,有问题随时线上沟通。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张新生团队集成了包括三级单轴延伸整形修剪技术、果园生草技术、肥水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一整套适合燕山地区生态条件的矮化集约栽培技术体系,在上万亩果园留下推广示范足迹。

育新品,研究免套袋技术

足迹遍布燕山地区万亩果园的同时,张新生也发现了苹果种植面临的突出问题:果园雇工难、雇工老龄化、用工成本高。例如套袋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密集劳动操作、登高作业,雇佣年龄偏高的工人,增加了用工风险,据粗略统计,套袋的成本(材料成本、用工成本)几乎占到了整个种植成本的三分之一。张新生心想:要增加苹果生产的效益、降低成本,必须从套袋下手!

苹果套袋技术源自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其优势在于,病虫危害更轻、打药更少,苹果的安全性更高,果面更光滑,颜色更好看,更受市场欢迎。张新生介绍,要想通过不套袋节约成本,必须从育种环节开始,选育适合不套袋栽培的新品种。

经十余年选育研究,团队在2009年推出新品种“苹艳”。其表现出丰产、优质、易管理、抗寒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粗放管理也能正常结果、不用套袋也能全面着色,果面光洁喜人的特征,售价常年保持在每公斤10元以上。

更好的契机也发生在2009年,昌黎果树研究所按照树种分类,重组了苹果、桃、梨等8个研究室。从育种、栽培、植保到科技推广,8名成员形成了一条龙式的苹果创新团队。

“我是做育种的,以前发现地里的树生病了,需要到植保室找人问,后来栽培、植保都在一个团队里,任何问题都能随时解决。”苹果研究室副研究员陈东玫告诉记者。近年来课题组重点在做苹果免套袋品种的选育。事实上,不套袋的苹果口感更好,但“颜值”往往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首要因素,因此在育种环节,从外观、抗性、品质上就要筛选出套袋和不套袋差别微小的品种。

无论酷暑严寒,陈东玫等团队成员勤作于田间和实验间,坐稳科研“冷板凳”,甘之如饴。在人工成本持续上升、果园效益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昌黎果树研究所以“免套袋、省力化”为目标,经过10余年不懈努力,终于从6000多株杂交树种中,又发现了两个适合免套袋栽培的优异品种——“玉冠”“红蜜”。

2020年底,喜讯传来,“玉冠”和“13-26(红蜜)”在“全国优质高档免套袋苹果展示评选活动”中,分别摘得银奖和金奖!回想起来,团队成员仍难掩喜悦之情。

“更难的是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户、企业认为套袋的苹果更保险、能卖好价格。”陈东玫坦言。如何让他们认可新品种?这首先需要免套袋配套栽培技术及时跟上。套袋和不套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完全不同,套袋可以物理隔离病虫害,“那么不套袋是否会增加打药量?”记者随即产生疑问。陈东玫解释,套袋与否和打药量没有必然的联系,苹果树的病害大部分发生在叶片和枝干上,套袋的比不套袋的往往只少一两遍药。因此,如何让苹果在没有袋子保护的情况下外观美、品质优,这对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技术提出了更大挑战。

传帮带,升级服务推广方式

“我今年50岁了,另一位赵同生老师和我同龄,不能光靠我们去做科技服务。”张新生说,随着去年副主任赵永波的退休,他深深地感到要尽快把接力棒交到年轻人手中。

团队成员“80后”张朝红就是重点培养对象之一,目前也是河北省苹果创新团队秦皇岛站站长。走进办公室,记者立即被他座位旁挂着的迷彩服吸引,“这是我们的工作服,因为随时都要下地去。”身材高大壮实、小麦色肤色十分均匀的张朝红笑着解释道。

“张博士,我的苹果卖到了10块钱一斤,已经被抢购一空了!”张朝红描述着去年十月收到苹果大卖好消息时的情景,消息来自保定九龙果园的王胜利。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建筑老板王胜利了解到保定野三坡附近环境好、靠近旅游风景区、适合种苹果,盘下这块地后,他通过专家推荐来到昌黎果树研究所,品尝了多个品种,最终金黄蜡亮、酸甜细脆的“玉冠”被他一口相中。这不,去年刚结上果,就卖出了好价钱。

“哥,我们给你弄点新品种吧,保定那边卖得特别好!”这让张朝红等人充满信心,带着“玉冠”上青龙县推广一波。没想到,却被种植大户一口回绝,说是怕影响产量。富士吃了三十年,弄一个新品种,老百姓不愿意去冒风险,怕种了以后没人买,怎么办呢?张朝红等人就琢磨:得依托专家推荐。

金灿灿的“玉冠”,红彤彤的“红蜜”,一黄一红搭配装箱,今年年初,他们把苹果寄给全国各地40多个专家,帮助品鉴推广。很快,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四川园艺所、沧州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几家单位有了不错的反馈,但普遍反映“玉冠”口感酸了一点点。“玉冠”采摘后储藏一两个月,酸度会下降,口感更佳,张朝红解释道。

“目前,两个新品种正在和企业洽谈生产经营权转让事宜,要是能转让成功,就能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广我们的新品种。”张朝红介绍,昌黎果树研究所还承担国家苹果产业改良中心河北省分中心的任务,在秦唐承三市建有20余个苹果基地,辐射面积10万余亩,现在推广新品种必须依托平台、借助专家、企业等力量。

此外,科技服务方式也与以往不同。“去年,河北省举办了一个果品品鉴会,我们服务的一户被评上了一个‘苹果王’,今年他这个苹果从68元卖到了108元一箱。”张新生补充道,以前主要是提供技术指导,现在是从品种选择到品牌打造全产业链的服务,通过品鉴会、果酒酿造等方式促进苹果效益提升。

如今,“玉冠”已经在保定、青龙、徐水等地区推广种植,每到金秋时节,红黄紫绿的苹果挂满枝头,团队成员的笑容也挂在脸上。“这个浓红色品种不带套着色就非常好,口感是非常纯净的甘甜酥脆,我认为95%以上的人都能接受。”对免套袋“红蜜”品种的推广,团队也充满信心。(李浩)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