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酸菜出了问题,触碰食品安全底线的企业理应受到严惩,但并不代表产业本身就有罪,数万菜农更不应无辜受到牵连。希望这一次的危机能成为产业提升的契机。毕竟“酸菜”背后,牵扯着广大农民的“钱袋子”。
“老坛酸菜”原是“土坑酸菜”,今年“3·15”晚会曝光的酸菜企业生产内幕,不仅引发连日热议,更给上游的芥菜产业带来了影响。因为芥菜是加工酸菜的主要原料,据《半月谈》报道,在涉事企业所在的湖南省岳阳市,20多万亩芥菜正进入收获季节,数万菜农眼睁睁看着这一年的收成,有可能迎来“卖难”的局面。
“土坑酸菜”究竟坑了谁?毋庸置疑,坑了消费者,坑了企业自己,坑了下游的餐饮企业。更让人心痛的是,下游企业出了事,还坑了地方农业支柱产业,坑了产业背后的数万农民。
这次被曝光的一家涉事企业位于岳阳市华容县。华容县是一个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县,听当地人讲,为了富民和地方经济发展,几乎举全县人民之力,用了几十年时间,才培育出芥菜这样一个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不仅让人引以为豪,还带动了广大农民增收。有媒体报道显示,在华容县,和其他农作物相比,农民种芥菜亩均收入可高出800至1200元。如今“一朝砸招牌”,损失的不只是企业,还有费尽心血长期培育的支柱产业,砸的不只是招牌,还有背后成千上万菜农的增收“算盘”,怎能不让人痛心!
事情已经发生,眼下对当地来说,当务之急是封存召回不合格产品,扎实整改,积极自救,避免“因一厂废一产业”的事情发生。而对其他地方来说,应该以此为鉴及时自省。
目前,全国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农业支柱产业,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成长起来,过去帮助农民实现了脱贫,现在发挥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作用,未来还承担着乡村振兴的重任。这样的产业,如果发展之路走偏了、走歪了,影响的是背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次“土坑酸菜”问题的曝光,也从侧面暴露出农业支柱产业一些“成长的烦恼”。
从发展历程看,这类产业不少是从“小而美”的特色产业发展起来的,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实现规模化发展,破解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难题。但规模上来了,规范化管理和现代化生产理念也要跟上。就拿这次备受争议的“土坑”来说,有网友说土坑腌酸菜是一种传统工艺,当地老百姓也常这样吃。但舆论质疑的其实不只是“土坑”,而是穿拖鞋、扔烟头等不卫生问题和添加剂超标等不安全问题。这客观上也给地方产业提了个醒,传统工艺应怎样与市场经济对接?
应该看到,“土坑”等传统工艺往往是在传统的小农经济时代,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加工产品也往往是农民自家食用,或在亲朋好友之间小范围流通。即使不够卫生,似乎也无伤大雅。但现在既然要作为商品在国内外大市场中流通,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和品牌,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将产品质量当作生命线,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流程生产,满足消费者吃得更安全、更健康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产品才有销路,产业才能发展壮大,地方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也才能实现。
除了生产理念外,“土坑酸菜”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地方治理角度怎样看待这样的产业?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华容县就发布了酱腌菜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要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出厂检验等环节严格把关。4年过后,依然出现卫生堪忧的“问题酸菜”,是整治不到位还是“旧病复发”?不可否认,对一些内陆农业县来说,支柱产业大多是纳税大户,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但越是对这样的产业,越要“爱之深责之切”。尤其对食品安全等要害问题,绝不能睁一眼闭一眼,而是要通过严格监管向企业传导食品安全压力,倒逼企业遵纪守法,以常态化监管机制让产业走得更稳更远。当然,从经济效益考虑,规范和完善生产环节也许会增加成本。但增加的成本和品牌的信誉究竟孰轻孰重?相信此次问题的曝光已经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问题曝光后,当地马上对涉事企业和产品采取措施,并在全市开展全面排查。加工酸菜出了问题,触碰食品安全底线的企业理应受到严惩,但并不代表产业本身就有罪,数万菜农更不应无辜受到牵连。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不妨再想深一层。在信息泛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酸菜“失火”,如何减轻产业和菜农的“池鱼效应”?是否还有更具建设性的方式?除了处罚相关企业和人员外,还有没有其它可以采取的措施,能将农民的损失减到最低?
希望这一次的危机能成为产业提升的契机。毕竟“酸菜”背后,牵扯着广大农民的“钱袋子”。(李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