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去吃饭已经基本见不到纸质菜单,扫码点餐成了“规定动作”,但就是在这件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上其实套路多多,而且还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
下馆子点菜,大家都经历了从手写菜名到看图画勾再到扫二维码的变化更迭,从传统的人与人、纸+笔模式到平板、手机等人与电子设备的自助模式,无论是服务方式还是就餐体验,确实都是一种进步。不过,起初的新鲜感很快被各种套路所替代,扫码点餐的方式愈加繁琐,关注公众号、点击授权、注册会员、输验证码……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却又被复杂化了,这对年轻人来说可能还好点,对一些智能手机用得不太利索的老年人来说,那道挡在面前的数字鸿沟显然不太友好。况且,这种做法设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涉嫌强制交易,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有调查数据显示,国内一个城市100家餐厅里,有72家餐厅提供扫码点餐服务,有35家餐厅要求关注公众号后才能点餐,有20家餐厅需要输入手机号注册点餐。显然,进餐厅先扫码已成为一种潜规则,而几顿饭吃下来各种公众号推送消息频繁“轰炸”则成了困扰很多人的共同烦恼。
不可否认,扫码点餐可以降低餐饮经营者的人工成本,缩短点餐流程也能够提升翻台率,但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消费便利也不能变成消费烦恼。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依据自身消费习惯要求商家提供纸质菜单。第二十九条则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而在去年8月,微信官方也发布了《关于扫码点餐过程中强制关注公众号的限期整改通知》,要求商户在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时应充分尊重用户的选择权,不得强制扫码、强制关注公众号、强制发送商业信息等;应严格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收集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真不希望授权给小程序太多个人信息。”“吃个饭而已,干嘛要获取我的地理位置。”“菜没点完公众号推送消息就来了。”网上类似这样的吐槽还真不少,而这些吐槽背后凸显的就是商家利用大数据收集用户信息筛选后进行广告推送的商业营销套路,同时也隐藏着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
虽然法律法规和各项监管要求都有,但说实在的,不少商家收集消费者信息都违背了“最少够用”的必要性原则,也并没有征求消费者的意见,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且存在着滥用、泄露、丢失消费者信息的风险隐患。因此,设立扫码点餐的数据安全边界势在必行,消费者要有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商家则要依法依规恪守信息收集底线,别超范围收集、别滥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对于相关职能部门来说,应当以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措施规范扫码点餐行为,明确扫码点餐的操作标准、可行方式、信息保护范围,划出扫码点餐的服务禁区,通过约谈、查处、曝光、警示甚至公益诉讼等方式,给扫码点餐打上监管烙印,倒逼商家自律自查,同时也应设立、拓宽且完善线上线下投诉渠道,让扫码点餐少些套路多点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