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画像石中窥探儿童参加适当农事活动的意义

2020-07-07 21:44:1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新闻中心
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华魅族的优良传统,汉代就十分注重儿童的劳动教育,并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劳动教育,从大量的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印证。

  

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居于十分特殊的地位,基于此,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开展好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如何具体推进劳动教育,是每一个家庭十分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深入总结中国历史上劳动教育的经验和得失,对搞好劳动教育特别是儿童劳动教育不无启迪。

重视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汉代十分重视儿童的劳动教育,采取了务实管用且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形式。这可以从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得到印证。

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汉代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以及文化信仰等方面直观的表达和反映。据学者研究,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总数已超过1万块。杰出教育家翦伯赞先生称赞汉画像石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

汉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是农民的天职,儿童是家庭的重要成员,能否把孩童培养成为具备劳动技能、掌握农耕知识的劳动者,是每一个农业家庭的基本诉求。而获得劳动技能,懂得农耕知识,不太可能端坐在庠序等学堂之中,由教书先生传授给学童,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大人带着小孩走到田间地头,观摩习得。因此,儿童直接参加农业生产、抑或出现在田间地头,就成为农耕图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和图景。

中国农业博物馆编制的《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农业出版社,1996年)一书收录有多幅反映农耕内容的画像,画像之中可以清晰分辨出与成人身高明显不同的儿童身影,比较著名的是《江苏睢宁县双沟牛耕画像石》《山东滕县耕耱画像》《陕西绥德县牛耕点播画像石》和《四川德阳芟草播种画像石》等,尤其以《陕西绥德县牛耕点播画像石》《江苏睢宁县双沟牛耕画像石》最为大众熟知。

《陕西绥德县牛耕点播画像石》,1962年出土于陕北绥德县。画像石画面分三部分,上部为建筑斗拱,中部为斗拱下方的左右两侧,左为羊群,右为一执戟门卒,下部是牛耕图。就牛耕图这部分而言,主题突出,构图巧妙,左边是两头极为健硕的耕牛,右边是扶犁农夫和一孩童,扶犁农夫一手扶犁,一手扬鞭,鞭梢下垂至孩童脑后。画面的正中心是起犁动作,动感十足。扶犁农夫身材高大,扬鞭跨步,动作娴熟,而身后的孩童身高仅及大人腰部,他神情专注,亦步亦趋,手正伸入布袋掏籽点种。整个画像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可以推断,画像中的两个人为父子,这是儿童参加家庭劳动、学习劳动技能的典型写照。

1999年3月16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汉画像石》邮票一套6枚,其中第二枚就是这幅意蕴生动的“牛耕图”,画中的儿童形象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

《江苏睢宁县双沟牛耕画像石》,1950年出土于江苏睢宁县双沟。整个画像石的画面分上中下三格,下格为牛耕图,画面中心为一扶犁农夫,身体前倾,赤足健步驱赶二牛力耕,身后跟着一孩童,正在提篮撒种。根据画面上孩童的身高比例看,这一孩童要比《陕西绥德县牛耕点播画像石》中的孩童年龄稍大一些。画中还有一青年妇人举锄耘田,一老妇担浆送饭,少年身后有一装满货物的双轮平板大车,车辕上立有一鸟,车旁有一卧犬,两只耕牛的旁边还有一牛犊,画面虽小,但内容丰富,堪称一幅优美的田园风俗画,也是汉代典型的普通农家的抢耕图景。这幅牛耕图也十分有名,多次登上书刊封面。

耕田种地是重体力活,极耗费体力,汉代的儿童参加农耕活动,很多是为生计所迫,出于无奈。史书中有大量的记载,如秦末汉初楚汉相争之际,吕后经常带着一对儿女在田间劳作。东汉时期著名的“四知先生”杨震,少时因为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不得不租种别人田地,以维持生计。从另一个角度看,儿童参加农耕劳动是汉代儿童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从史籍记载中验证,还是从现实环境中分析,在农忙时节,特别是在春播秋收之际,让年龄稍大、力气较强的儿童参加适当的农事活动,都是比较现实而有益的选择。(张小锋)

热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