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中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2%
“猪菜共振”是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7月份CPI同比中,食品价格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9%和12.9%。
当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涨幅均有回落。
据官方测算,7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7月份,中国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3.0%,影响CPI上涨约0.5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食品中,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25.6%;受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9.2%转为上涨10.3%,涨幅高于季节性;鲜果大量上市,价格下降3.8%。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随着夏季汛期到来,鲜菜价格回升后叠加猪肉周期性上涨,食品价格存在一定涨价压力。不过,近期国家发改委提醒相关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避免盲目压栏,随着淡季降至,短期猪肉上涨动力将回落,食品价格上涨表现仍将比较温和。
整体看,温彬预计CPI将温和上升,部分月份同比涨幅或突破3%,但全年平均水平将控制在政策目标内。(王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