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高永强)3月20日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赵辛店村的北京最大“主食工厂”——东颐食品厂,带您看看这家复工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是如何一天生产上百吨主食的。
显得空旷的车间里,机械运转的声音此起彼伏,虽然一班的工人只有七八个,但却运转这8条生产线。只见工作人员抱起一袋面粉倒入进料口,面粉变馒头之旅就开始了。
在机器内部,面粉和水混合着,机械手臂在揉面,发酵……面粉再出现在视线中已经变成暄腾的厚面片,然后通过滚轮压成了大概1厘米厚的紧实面片,随后被分成两部分,通过机械后卷成圆柱状,在被切成一个个小方块,通过最后一条长长的通道,被整形成圆乎乎的胖馒头,然后被一个个机械爪抓起来放在托盘上。
工人们这时候又该上场了,将一个个摆好了馒头的托盘放在带着滚轮的货架上,然后推进醒发箱。“一盘装15个馒头,一个货架一共装450个馒头,一个蒸箱能装下两个货架,就是900个馒头。”工作人员把醒发好的两个货架馒头推进蒸箱中,关上门,按下开关键,蒸箱就开始工作了,20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馒头就蒸好了。为了保障馒头口味,蒸好的馒头还得经过两道降温程序才能进行分拣包装。
在东颐食品厂的库房里,面粉堆积如山。企业负责人田相东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每天要消耗100吨左右的面粉。
“馒头、花卷、豆包等主食得用近60吨面粉,一斤面粉能生产1.4斤馒头,一斤馒头是5个,算下来一天生产的馒头花卷豆包等主食类产品就有84万个,另外的主打产品是鲜切面条,要消耗面粉近30吨。”田相东告诉记者,他们厂主攻馒头、面条,疫情前主要服务京津冀3000多家商超,其中北京市场商超有500多家,乌冬面、鲜切面条供应量占北京市场的70%左右,馒头包子类主食也占北京市场的65%。
疫情爆发,作为应急保障企业,按照丰台区商务局统一部署,大年初一他们就复工了。“完全没准备,靠着留厂的20多个员工就开工了,开足马力生产馒头面条,连馒头的包装袋都是区里协调河北有关方面,印厂才开工给我们印制的,后期30多位工人因为疫情被困在外地,我们从以前合作过的饭店借来30多名员工。许多餐饮企业停工,借的人既有从业经验又有相关的健康资质,还能解决员工收入问题,一举两得。”田相东说,疫情突发,停工的餐饮企业货款难以回笼,面对资金压力,丰台区为他们协调了1000万元的专项贷款,保证了企业正常投产。
“为了保障北京市民吃上放心的馒头面条等主食类产品,我们8条生产线24小时三班倒的开动,工人全部安排在员工公寓,点对点进厂,工人按工种分区就餐,危险系数相对较大的物流人员,安排在夜间2点至5点配送,还单独设置就餐房间、居住区域。”田相东说,他们将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生产出足量、高品质的馒头面条,并不断恢复烤馒头、麻酱卷、馄饨、包子等品种,全力保障市民主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