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四,铁岭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的农贸大集都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卖驴肉啦,快来瞧呀,快来买啊!”“鲤鱼、草鱼便宜了!”走进喧闹的集市,只见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和日用品。
据介绍,这个大集下面原本是一条脏水沟,后经过改造,变为地下暗渠。去年初,村里利用这块废弃地建设了面积为1.7万平方米的农贸集市。今年8月,村里又在此基础上开办了早市、夜市。村委会主任施立武说:“通过盘活这处废弃地建大集,每年能给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
施荒地村地处调兵山市城乡接合部,由于历史原因,过去许多集体资产权属不清、界限模糊,村民身份复杂。从2017年开始,村里借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中理清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
“土地变资产,农民变股民。”通过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富农水稻专业合作社”,建“大米精加工流水线”,施荒地村让2007名农民变成了股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今年春节前,村民领到了改革后的第一笔分红款——225万元。
“我家分到了7500元,没想到比自己种地挣得还多。”拿到土地入股分红款时,村民韩宝明笑得合不拢嘴。像韩宝明一样,如今,施荒地村许多农民一边拿着分红,一边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施荒地村集体的家底儿变得越来越厚,农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狄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