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晚间,世卫组织召集的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的报告对外公布。报告指出,研究表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发源地。关于华南海鲜市场在疫情起源中的作用或者感染是如何传入市场的,目前尚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报告表示,许多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但也有相似数量的病例与其他市场有关,有些病例与任何市场均无关。12月在更广泛社区内的传播可以解释与华南海鲜市场无关的病例,另外存在与该市场无关的早期病例,这可以表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发源地。
报告也指出,然而其他尚未确认的较轻的病例可能提供华南海鲜市场与早期病例之间的联系,而这些早期病例之前认为与市场没有明显的联系。因此,关于华南海鲜市场在疫情起源中的作用或者感染是如何传入市场的,目前尚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报告说,在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后的环境取样显示,923例环境样品中有73例样本呈阳性,表明其表面普遍有新冠病毒污染,符合通过感染者、感染动物、被污染的产品引入病毒的情况。
华南海鲜市场的供应链包括来自于20个国家的冷链产品和动物制品,这其中有些国家在2019年年底前报告有新冠病毒阳性样本,或发现有与新冠病毒关系密切的病毒。有证据表明,市场内销售的一些养殖野生动物物种制品对新冠病毒易感,然而在本研究中,市场上采集的动物样本均未检出阳性结果。冷链产品未进行检测。
报告指出,这些研究结果确实提出了可能存在不同引入途径的可能性,强调了有必要对这些供应链进行仔细的追溯和对样本进行检测。
研究表明,病毒在低温下可以长期存活,因而可以在冷冻产品上被长距离携带。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
报告提到,华南海鲜市场有大量摊位出售冷链产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冷链货物的摊位出现病例的相对风险高于无冷链货物的摊位。需要进一步分析来确定时空对应关系和纠正抽样中存在的潜在偏倚。其他应开展的研究包括追溯从2019年底前有新冠病毒阳性样本报告的地区进口的冷链货物,以及通过访谈供应商追溯冷冻野生动物制品从供货养殖场到华南海鲜市场的过程。
在向中国供应冷链产品的其他国家,已经发现包装和产品上有新冠病毒的证据。报告说,有证据表明,在向中国提供冷链产品的其他国家存在早期病例群。另一个问题是调查2019年底前有新冠病毒阳性样本报告地区或是动物中发现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国家(如东南亚国家)的冷链或冷藏供应链。与此同时,一定要区分冷链在国外输入病毒和市场本身发生疫情中的作用,后者可能是感染者污染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