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郑添元)金秋时节,不少市民对螃蟹又爱又忌,有些人在吃完后身体出现不适。那么螃蟹怎样吃最为安全呢?
买螃蟹,请认准活蟹
挑选新鲜肥美的螃蟹是门技术活,挑选健康螃蟹可遵循以下几点:
一捏: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蟹背并轻轻晃动,蟹爪下垂并跟着晃动的是死蟹,蟹爪坚挺并自行摆动的是活蟹。
二逗:用手逗弄蟹的眼睛,如果它立即有反应,就表示其活力十足,或将螃蟹翻转,使其腹部朝上,如果它能迅速翻转身体,说明螃蟹活力强。
三看:看蟹壳背,如果蟹壳背呈黑绿色、带有光泽,则说明螃蟹肉厚壮实;看尾端,如果蟹脐凸出来,且蟹脐两旁会透出红色(俗称“红印”),这样的螃蟹一般均膏肥脂满;看蟹足,如果蟹足上绒毛丛生,则说明螃蟹体质强健,蟹足无绒毛,则说明螃蟹体软无力。
四试:把螃蟹放入水中,会吐白沫的便是活蟹。
做螃蟹,请充分加热
螃蟹中常常会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李斯特单核增生菌等多种致病菌,可能有管圆线虫、肺吸虫、血吸虫等多种寄生虫,所以建议不要食用醉蟹等生制品。要论做法,清蒸螃蟹是最为安全的,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螃蟹的鲜味,也不会损失螃蟹的营养价值。蒸制螃蟹时间要到位,建议至少高温蒸制30分钟。
吃螃蟹,请量力而行
螃蟹味道鲜美,但也是一种高蛋白、高嘌呤、高胆固醇的食物。建议每人每次吃螃蟹不要超过四两。同时,建议吃螃蟹时,再搭配吃些谷类和蔬菜,以保证营养均衡。螃蟹富含蛋白质,即使已经烹调也很容易被细菌侵袭,大量繁殖,建议每次吃螃蟹按量烹调,现做现吃,尽量趁热一次吃完。如果一餐没有吃完,可以及时冷藏,并保证彻底加热杀菌再吃。
忌螃蟹,请慎重食用
螃蟹虽然美味,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以下六类人群吃蟹需谨慎,以少食或忌食为妙:
体质偏弱、脾胃功能较差和胃酸分泌不足的人。螃蟹含有较多致病微生物,体质偏弱、脾胃功能较差、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容易被致病菌攻击,食用螃蟹后容易出现不适症状。所以体弱者一定要量力而为,浅尝辄止。
过敏体质、易长湿疹的人。螃蟹是一种造成过敏的食物。对虾蟹等水产品过敏的人不要吃螃蟹,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发生荨麻疹或哮喘,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此外,患有皮炎、湿疹、癣症等皮肤疾病的人也要慎食螃蟹,以免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
伤风感冒、发热患者。这类人群的胃肠道功能在此时较弱,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螃蟹中的蛋白质,吃螃蟹后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现象。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胆道疾病患者。螃蟹中尤其是蟹黄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建议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等疾病的人群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痛风患者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在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尿酸会加重痛风病情。因此,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宜吃螃蟹,特别不能吃蟹肉或蟹黄做成的羹、汤,处于痛风慢性期的患者和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应少吃。
老年人和婴幼儿。因为老年人消化系统及脏器功能衰退,幼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所以食用螃蟹应以品尝为主。要注意的是,10个月之前的婴儿不要吃螃蟹,因为食用高蛋白质食物会加重他们体内肝和肾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