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餐饮

“技改狂人”姚汉霖引领螺蛳粉产业化发展 带动农民走上致富路

2021-04-16 09:41:22来源:科技日报编辑:郑添元
摘要:近日,广西柳州螺霸王创始人姚汉霖切实创新螺狮粉产业化,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模式,引领螺狮粉标准化生产,带动农户致富。

  

晚上9点,机器运转,灯火通明。螺蛳粉配料生产车间明亮的灯光下,一道清瘦的身影仍在忙碌。

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他,对着一台机器,和几个老伙计比画个不停。他是姚汉霖——广西柳州预包装螺蛳粉龙头企业螺霸王的创始人。

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他把一家不见经传的400平方米的螺蛳粉手工作坊,打造成为年产值超7亿元的企业。也正是他,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走出一条合作社参与组建龙头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柳州人的一天,是从“嗦”一碗辣爽鲜香的螺蛳粉开始的。可在2014年左右,尽管柳州螺蛳粉开始“走红”,但是生产环节仍存在大量技术问题:袋装螺蛳粉的生产主要靠手工,员工在笨重的大锅头前,熬汤炒料;在简陋的生产线上,分拣装袋。每天产量不过数千袋,产品称重包装技术粗劣……

“摆在眼前的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姚汉霖从生活中寻找突破壁垒的灵感,他先是从茶叶身上得到启发,率先运用茶叶称重机的原理来包装原料,后经过对设备的不断改进,投入使用。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姚汉霖经常说。那段时间,他时常拉着几个伙计,蹲在简陋的工厂里,一边端着盒饭,一边拿筷头比画着图纸。

经过无数次尝试,姚汉霖通过科技攻关,将螺蛳粉保质期由15天延长到180天,并完成了生产流程从手工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能拉升了近十倍。

6年间,姚汉霖先后获得10多项专利。这些研发技术投入生产,并转化成多个袋装螺蛳粉行业生产标准,推动了整个行业工业化进程。

在并肩作战多年的老伙计的眼里,姚汉霖成为一个“技改狂人”。尽管产量节节攀升,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姚汉霖却仍然眉头紧锁,思虑重重:囿于工业化技术上的限制,早期的袋装螺蛳粉还存在辣味不纯、粉泡不软、口味单一等缺陷,味道与手工制品还原度达不到一致。

“工业化技改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一个不慎,可能付出巨大的成本。”姚汉霖开始奔走国内外,四处求索,谋划更大的技术突破。

得益于早期在研发上的诸多尝试,姚汉霖率先开始了自动化机械本土化的革新,改造了第一条适合生产螺蛳粉的全自动米粉生产线,并经技改推出柳州第一台“晃动卤鹌鹑蛋机”、第一台测辣仪,确保了螺蛳粉口味的高度还原。

2016年,姚汉霖的企业成为柳州首家获得出口资质的螺蛳粉企业。为了拿到撬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姚汉霖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产品研发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达成长期合作;邀请中国检验集团广西公司等专业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与指导……

给螺蛳粉插上科技的“翅膀”,姚汉霖不仅让螺蛳粉实现了从小作坊到大工厂的转变,也带动提高了当地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2015年,柳州市充分挖掘螺蛳粉主导产业带动效应,在贫困村布局螺蛳粉产业原材料基地,以产业带动脱贫,开创以“螺蛳粉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新路径。

姚汉霖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模式,先后在柳城县东泉镇雷塘村、鹿寨拉构乡关江村建设豆角竹笋基地。

通过建立标准化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企业辐射带动柳州市区500多户农户,基地吸纳1000余人就业,深加工带动800余人就业,户均增加年收30000元以上。

3月30日,螺霸王洛维新产业园投产,投产后公司日产能可达150万袋,新增就业1000余人。

老伙计们知道,要顺利投产,很多设备仍要靠姚汉霖亲自调试。晚上10点,忙了一晚的姚汉霖启动车子,缓缓开出产业园。

那拐角处,灯火通明。(刘昊 徐超 包华武)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