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凌惠衡 高慧浈)“办食堂是一个良心工程,只有让学生和家长满意,才算是完成了目标。”
复兴小学校长成小运 凌惠衡 高慧浈 摄
1999年,还是青年的成小运来到衡阳市茶山坳镇复兴小学任职,二十余年光阴飞逝,他对学校的感情与日俱增。走马上任校长以后,成小运仍然不忘其“办好学生食堂”的初心,把这所两百多人用餐的农村小学食堂办得有模有样。
创建于1950年的复兴小学距今已有71年历史,学校坐落在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皇桥村,附近有两个省级贫困村,目前就读学生278人,用餐人数248,其中多为留守儿童。为了守护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成小运带领的复兴小学以食品安全工作为基础,将良心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每一份工作中去。
多个方面严格把关 用餐人数只增不减
管理学校食堂多年,成小运始终惦记着学生的营养问题,直至现在也不曾改变。“我每周都要审查一遍菜谱,不看不放心。”成小运表示,他除了检查菜谱是否符合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还要求一周内不能出现同一道菜,保证学生对食堂饭菜的新鲜体验。此外,毒素存留风险大的四季豆、春季易发芽的土豆、农药残留问题严重的空心菜等,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食材一旦被发现,成小运会将其从食谱中删去,换成更加健康稳妥的菜品。
食品原材料是食品安全的根本。复兴小学因地处偏僻、不易采购,便直接与配送公司签订合约,要求对方每天早上配送新鲜的食材到校。校方安排专人检查配送食材,将不符合学校标准的食材退回,再按照“当天菜当天用完”的原则进行操作。此外,该校的米、油、粮食等粮油类物品会在每周末统计消耗量,并于次周一统一补充,防止物品囤积导致发霉、变质。
据悉,复兴小学历史上最多时有近五百多个学生在校就读,现因地理位置的原因生源流失严重。即使如此,该校的校内就餐人数仍然只增不减。学校食堂只能容纳两百人,因就餐人数始终高居不下,学校只能采用错峰就餐的方式保障学生就餐质量。“家长都觉得学校伙食太好了,对我们很放心,其中很多都是强烈要求在校就餐。”成小运笑着说。
陪餐保障良心服务 家校共护食品安全
复兴小学离市区较远,大部分老师都住在学校宿舍,和学生同吃同住。为彻底落实陪餐制度,每到就餐时间,复兴小学的班主任、副班主任会带着学生去食堂就餐,校行政人员必须轮流陪同。陪餐制让成小运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陪餐的方式及时调整菜品方向,也能督促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为保证学生吃得健康,复兴小学早在十年前就关闭了校内的小商店,避免了方便面、“麻辣条”等“垃圾食品”对学生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多次举办主题班会和相关的主题宣讲活动来宣传“三无食品”的危害性,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学校附近的商店和小摊小贩情况。复兴小学定期举办“拒绝零食进校园”活动,禁止学生携带除牛奶、水果外的零食进校。校内人员放学后去商店附近值班,限制学生购买有害食品。此外,校方还会在家长会中积极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严格把控学生在家的食品安全情况。
劳动实践助力成长 创建阳光绿色校园
校内学生在绿荫下玩耍 凌惠衡 高慧浈 摄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成小运开辟了一块15亩的农场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定期举办秋收节,和学生一起播种、采摘萝卜、柚子、白菜、桃子等农作物。除了这些,复兴小学会定期举办农作物尝鲜会,让学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亲手烹饪,并品尝自己做出来的食物。成小运认为:“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能加强学生自信。更重要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从心底里珍惜粮食。”
教学楼旁边的实践基地 凌惠衡 高慧浈 摄
2020年,复兴小学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劳动实践”比赛,作为唯一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参赛的复兴小学表现惊艳,一举获得了一等奖。此外,复兴小学还被评为“湖南省级劳动示范基地”。“农场种植需要成本和人手,但学校经费困难。为了长期把这块宝藏土地利用起来,学校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希望得到重视。”成小运满怀希望地说。
二十余年风雨不改,成小运与复兴小学就像巨树一样扎牢在茶山坳镇这片土地上,立根于农村教育,为当地学生健康成长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