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果蔬

杭州市探索食品安全新模式 避免菜农重复检测

2019-08-14 13:37来源:新华网编辑:孙兆娟
  

8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食用农产品全过程追溯暨创新非规模主体农产品质量监管现场会在杭州临平举行。余杭区正积极探索对非规模小农户的规范以及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融合治理新模式。

余杭区是典型的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大区,现有42万余亩农业耕作用地,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达31530家;辖区内有华东地区知名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交易量占杭州总供给的70%以上;辖区内“中央厨房”占杭州市2/3以上。

今年以来,余杭区提出要大力推进放心农产品建设,围绕“余杭本地生产和外地输入的食用农产品都有安全保障”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对外地输入食用农产品的综合治理能力。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推出了融合九大系统,从农田到百姓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模式。通过强化业务综合管理和数据整合运用,真正打通业务流程,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乘数效应。

如何将非规模主体(散户)纳入规范性监管是农产品安全监管创新工作的难点之一。在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后,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创新“余杭区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卡”,并发布《余杭区非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村(社区)级管理办法》及《余杭区非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电子信息卡管理办法》,将全区小农户纳入信息化动态管理。

“通过两个管理办法的出台和电子信息卡的实施,每个村有多少农户在生产经营就一清二楚,工作人员可以很迅速全方位地了解监管对象的相关情况。”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周平表示。

农产品从农田进行入交易环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了融合九大系统的融食安食品安全平台,实现与“电子信息卡”数据的无缝对接,并且打通外来农产品的交易数据链路,一直到达消费终端。

本地农产品凭载有基地、农药施肥、监管、检测合格等信息的“电子信息卡”直接刷卡免检进入农批市场交易,避免了农户排队重复检测,极大方便了本地菜农。外来农产品通过农副物流中心的食品药品监测中心刷卡或手机下载融食安APP扫码登记产地、品种、重量等信息,拥有身份信息且检测合格后,扫码(刷卡)准入批发市场交易。

本地或外地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交易后,“融食安”平台又融合了批发市场结算系统的交易信息,大商户与下家交易时通过市场结算中心扫码或刷卡进行信息传递,小商户包括二级、三级等批发商交易时通过“融食安”手机APP扫码,都可将来源、检测、进场、交易数据通过互联网直接传输到下一级采购商手机端。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