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果蔬

黄石市宝塔村湖蒿产业产值过亿

2021-11-19 10:02来源:农民日报编辑:钟艳平
摘要:小湖蒿,大产业。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被称为湖蒿,宝塔村湖蒿产业是如何发展壮大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冬春季节江南的经典菜肴“泥蒿炒腊肉”,咸鲜油润,清香爽口,有着“登盘香脆嫩,风味冠春蔬”的美誉。泥蒿,又称藜蒿、芦蒿等,好生于湖沼地区,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被称为湖蒿,去叶取鲜嫩茎秆食用,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品种。

小湖蒿,大产业。阳新县兴国镇宝塔村20年如一日发展湖蒿产业,已形成万亩基地,主销武汉及周边省份。全村特色产业收入超2亿元,其中湖蒿产业占70%,不仅让本村人脱贫致富奔小康,还带动附近上万名农民受益。2020-2021年,农业农村部连续两年将宝塔村推介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近期正是湖蒿种植管护的关键季节,走进宝塔村,只见露地大田里长满了生机勃勃的湖蒿,村民正在搭棚管护。宝塔村湖蒿产业是如何发展壮大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记者到村里一探究竟。

我们是党员,我们带头种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境内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宝塔村是一个有6000多人的大村,20世纪70年代,由阳新富河湖滩围垦建成,山区库区移民聚居成村,曾被称为“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21世纪前一直没找到适合的产业。

随着绿色食品兴起,香味独特的泥蒿在武汉市场上很受欢迎。之前阳新湖边滩涂上虽也有野生湖蒿,但品质不佳,没有形成规模种植。宝塔村老人回忆,现在村里的湖蒿产业,源自南京。

1999年,村民柯亨福去南京探亲时,看到那边在大面积种植湖蒿,便带回一些新品种根茎,当年在自留地试种,卖了2000元,当时村里一下子轰动了。柯亨福做梦没想到,这次试验竟成了日后改变全村命运的开端。

新产业引起村干部的重视,2000年时任村支书柯亨兴带人到南京去学习种植技术,引进新品种“大叶青秆藜蒿”。村民柯愈义记得,村干部拿着从南京买回来的品种推介“种苗不要钱”,却没人敢种。原来,这是个大肥大水的作物,村民们偏保守,担心销路。

村里召开党员干部会,“我们是党员,我们带头种。”柯亨兴等13名党员干部率先“探路”分别领取蒿种,种了200多亩湖蒿。当年平均亩产3000斤,地头价1.5-2元/斤,每亩纯收入2500元以上,比原来种植棉花的收入翻了一番。

由于党员带头种,第二年,宝塔村种植湖蒿的规模已达30多户上千亩。随后,宝塔村继续强化党员先锋和支部堡垒作用,除了湖蒿还发展了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等产业,推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宝塔村年提供劳务岗位上万个,发展了运输运销等服务业,辐射带动阳新县沿长江、富河8个镇、场33个村种湖蒿。

合作社品牌化经营,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

蔬菜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竞争异常激烈,宝塔村如何能坚守20年并做大湖蒿这个单品?

“在质量上做文章,统一种植标准,形成品牌效应很重要。”2003年时任宝塔村支书的艾义法,见证并带领村里的湖蒿产业一路走来,人称“湖蒿书记”,在他看来,优质的阳新湖蒿,至少具备“长、粗、白、嫩、脆”等商品特征。

宝塔村湖蒿产业也经历过粗放发展,村民一拥而上,有的技术却不过关,产品包装及销售队伍参差不齐,不同标准放在一起卖。滞销时,有的村民便气呼呼地把湖蒿堆在村委会门口。

“湖蒿种还是不种,怎么种,怎么种好?”艾义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县蔬菜办的支持下,宝塔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春潮”湖蒿共享品牌,推行统一规划、技术培训、设施灌溉、生产管理、销售渠道等生产经营措施。初步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

2008年南方极端冰雪气候,宝塔村“春潮”牌湖蒿逆势而上,在武汉等市场一炮打响。艾义法介绍,阳新湖蒿从7月开始种一季,能采2-4茬,主要集中在元旦春节前后分批上市。行情好时,一类湖蒿地头价能卖到10-20多元/斤,平常也有3-5元/斤。特别是冰雪天、节假日,市场紧缺时价格最好。合作社探索“前期夏秋露地生长+后期冬春塑料大棚保温”的栽培方式,通过设施搭配早、中、晚熟品种错峰上市。

湖蒿属新鲜时蔬,需要在最短时间保鲜上餐桌。为了种出好品质,合作社请来专家指导,蒿农尝试了早稻轮作,套种玉米,搭配种黄豆、绿豆、绿肥,秸秆还田等提升土壤有机质。2014年后普遍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机肥种出的湖蒿产品,比单用化肥的保鲜期长2天。

“种菜关键还是要能吃苦。”艾义法笑着说,蔬菜靠纯手工采摘,蒿农过年基本不休,以前外村人是嫌宝塔村穷,不想过年来走亲戚,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还是不敢过年来,一来就要被“抓”到田里帮采蒿。

金融助力产业升级,让产业走得更远

“湖蒿看似售价高,投入真不小。”种了30多亩地的宝塔村湖蒿种植大户柯昌刚算了一笔账,种苗、机耕地、灌溉及平常管护费用约1000元,化肥农家肥生石灰1000元,请工采收1500元,搭竹架大棚2000多元,地租600元左右。不算自家人工,大棚折旧,每亩投入5000-6000元,如搭钢架大棚则需8000多元。

面对蒿农的需求,2017年邮储银行黄石市分行将宝塔村建为该行首个信用村,全村种植户均可享受该行低利率的纯信用贷款“湖蒿贷”。邮储银行黄石市分行副行长刘玉介绍,信用村评选有严格的公示流程,首先是看村里有成规模的产业项目,再就是走访看劳动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贷款户进行考量。截至10月底,5年来该行累计在宝塔村投入信贷资金3500万元,助力湖蒿产业升级。发放了300多笔贷款业务,只有1起因为冻害造成逾期不良。

“蒿农都格外珍惜信誉,因为信用村是将全村的金融需求连结到一起,省去了求人担保欠人情环节,村里会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贷款户。”艾义法说,邮储等金融机构支持宝塔村湖蒿产业“鸟枪换炮”,蒿农逐渐更换成钢架大棚,硬件升级,抗灾能力更强。

11月4日,“85后”大学生、宝塔村村支书肖唐明上任,在他看来,有了金融助力,未来3-5年,村里将计划整合几个湖蒿合作社,从全产业链入手,多出精品蒿,上小包装销全国,考虑做快手净菜,提高附加值。

万亩湖蒿万家富,一个产业一方兴。11月8日,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吴祖云座谈交流时,专门提到要加强湖蒿等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扩大影响力。

阳新县委书记万鼎表示,阳新湖蒿作为富民强村的产业,已成为全县重要的设施蔬菜,列入重点农业产业链发展,下一步,要始终坚守绿色生态,强化科技赋能,继续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落实湖蒿等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增强发展竞争力。(何红卫 乐明凯)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