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深秋,遵义市正安县庙塘镇宝山村海拔1200余米的方竹林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雨雾之中。村里的种植大户杨豪一家正紧锣密鼓地抢收今年最后一批方竹尾笋,削皮、剥壳、装袋、搬运……几人分工有序。只见,杨豪用刀在毛笋的笋壳上轻轻划一道口子,然后用食指从笋尖往笋根迅速一绕,拇指般粗细的竹笋便脱去外衣,露出鲜嫩的笋肉。
“前段时间,每天都有400多人进山采笋,队伍浩浩荡荡。从重庆、云南等地以及本县来的30多个老板上山‘抢’笋,可热闹了。”杨豪乐呵呵地说,“今年赶上了好收成,产量好,价格也好。我们这里产的‘拇指笋’,品质非常好的甚至能卖到10元一斤。”
因为管护到位,今年杨豪家的竹林每亩可采集1000多斤剥壳鲜笋,实现高产。短短20天,他家30亩方竹林采收的,加上从其他竹农手里收购的方竹鲜笋就有3万多斤,按照每斤3.7元的价格批发给重庆收购商,不到一个月,收入就有十几万元。
“这事要放在10年前,我想都不敢想。”杨豪说,过去,采笋人有个外号叫“钻山豹”,没有抚育过的林子,通行极其不便,笋子产量低、品相差,采笋也只能换点盐巴钱。如今,政府不仅修通了产业路、通组路,方便采笋,还指导竹农种竹育竹。他靠着这片竹林培养出了3个大学生,还在县城买了房子。每到管护、采收的季节,像杨豪一样,村里许多竹农都是开着小轿车进山的。
2016年以来,庙塘镇大力改造、抚育低效竹林,新造培育竹林,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竹农技术培训力度。2020年,全镇方竹总面积达8.3万余亩,方竹鲜笋年均总产量达1200吨以上,总产值达1680万元。
相较于桐梓、赤水等地的方竹笋,正安方竹笋虽然个头偏小,但其肉质敦厚、实心笋营养价值高、味道好,小巧个体便于加工生产,深受消费市场欢迎。
“为了在竹笋差异化竞争中谋取更大效益,我们将品质放在首位,主打直径2至3厘米左右、长度20至30厘米的‘拇指笋’。通过科学抚育,连续抚育时间不超过5年,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竹笋,逐步打造正安县方竹笋品牌。”正安县林业局副局长杨绍宏介绍。
在正安县九道水国有林场,万亩竹海不仅是旅游观赏的景点,还是竹农采笋增收的“宝库”。
2017年,九道水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盘活林地资源,将1万余亩可采集竹笋的竹林面积划分区域,分包给林区26户竹农,竹农享有竹笋采集权。林场则提供抚育、管护、采集等技术培训与服务,同时,向承包户按协议收购鲜笋,并支付采集工资和抚育费。
该林场场长王林波介绍,今年林场共销售鲜笋300余吨,已向竹农发放采集工资与抚育费达80余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正安县小雅镇木桥村的何登文便是受益者之一。3年前,他承包了10亩竹林,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竹笋产量逐年递增。何登文还改造发展了自家的20亩竹林,每年仅靠采收笋就能赚4万元。
如今,方竹笋已经成为正安县主导产业,原生方竹面积达22万亩,新造方竹面积48万亩,覆盖7个乡镇和1个国有林场50余个村3.4万余户。现有方竹笋龙头加工企业1家、方竹专业合作社10余家。在企业带动下,正安鲜方竹笋俏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及广东、上海、北京等地。2020年,该县采收竹林面积5万亩,年产剥壳鲜笋1.2万吨,年综合产值达1.9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竹农们关心的竹林基础设施问题,加大竹林繁育、抚育、采集等技术培训,重点推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建设,打破过去小、散、乱的经营状况,解决产品良莠不齐等问题,形成正安特色‘拇指笋’的品牌合力,提升竹笋采集产业价值。”杨绍宏说。(吴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