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没想到葡萄藤下套种的香瓜能有这么高的产量,按现在葡萄和香瓜的市场行情,今年咱家葡萄地里亩产量应该可以达到15000元!”8月20日一大早,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向东村果农龙纶琼就和丈夫来到葡萄棚内,同步采摘葡萄与藤下的香瓜,两口子每天的收入能达到2000元。
龙纶琼家的葡萄架上结出一串串葡萄(宋梅 摄)
采摘完的葡萄和香瓜,小部分由龙纶琼运至市场进行贩卖,大部分由丈夫送至集中收购点。而靠着葡萄藤下套种香瓜,龙纶琼不仅成为了村里葡萄藤下套种作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套种地每亩能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四亩葡萄地总收入有望超过5万元。
今年50岁的龙纶琼和丈夫一辈子务农,是地地道道的洞庭湖区农民。2008年12月的一次偶然机会,龙纶琼在邵阳看见了旱地种植葡萄的新场景,得知葡萄管护得当可以十年持续挂果,产量、效益是传统作物的几倍。她立马和丈夫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将旱地种上葡萄,同时也将想法告诉了村里其他村民,进行集体尝试。
龙纶琼在葡萄藤下种植洞庭湖区本地香瓜(宋梅 摄)
村民们一拍即合、说干就干,经多次实地考察后,从山东引进来第一批葡萄苗。但由于缺乏技术,且不了解北方和南方葡萄种植的差异性,龙纶琼和村民栽种的第一批葡萄苗存活率极低。第二年,不少农户退出了葡萄种植,只有小部分还在和龙纶琼与葡萄“死磕”。
为了找到葡萄苗存活不高的原因,龙纶琼和丈夫买来了葡萄种植技术书籍和视频,反复研读后终于找到了葡萄种植的关键原因——“水土不服”:村里葡萄开花挂果期,正好是南方的梅雨期。
为了攻破这个难题,龙纶琼两夫妻完善了“硬软件”,并牵头成立顺河葡萄种植合作社,签订三年服务协议聘请专门的葡萄技术员,同时动员种植户给葡萄架上铺好防雨“膜”。经过4个月的精心管护,龙纶琼家葡萄园五个品种的葡萄先后成熟,一上市就被本地市场抢购一空,当年的亩产值突破3000元,超传统农作物产值的两倍。
尝到甜头后的龙纶琼和村民,开始扩大面积,并鼓励更多村民都加入到葡萄种植中来。有了“领路人”,村民纷纷加入葡萄种植行列,基地合伙人由开始的五户逐步扩展到了目前的十八户,村里的葡萄种植面积也由当初的12亩变成现在180亩。
经过11年的发展,向东村葡萄种植已形成了“定期培训+农户自行管护+集中销售”的运转模式,在龙纶琼的带领下,村里的果农都成为了种植能人、销售达人,全村仅葡萄年收入就已超180万元。
为了让土地持续“生金”,让更多的村民走上小康路,2021年龙纶琼又在葡萄架下开始“做文章”,进行套种新尝试。根据葡萄生长期营养需求和旱地土壤肥力分布特点,她在葡萄苗种更新初次挂果时,套种本地香瓜于葡萄架下,培育旱地立体套种的新增收极。8月,葡萄棚内迎来了葡萄和香瓜的“双丰收”,龙纶琼的初次尝试成功了。
“有了今年的成功经验,明年可以让其他果农在更新品种时,采用同样的套种模式,这样大家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循环‘生金’,日子才会越来越甜。”看着眼前葡萄架上一串串的“宝石”葡萄和葡萄架下一个个的“金玉”香瓜,龙纶琼说,她感受着“葡萄藤下致富”的快乐,同样也感受着新时代现代农民集体奔小康的美好。(宋梅 付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