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里,感受现代化农业的丰硕成果;在蔬菜标准化示范区,记录下依靠产业脱贫后村民的笑脸;在干净整洁的新农村,聆听告别“等靠要”思想的脱贫之星讲脱贫故事;在万亩油菜花海,依靠乡村旅游增收的村民,信心十足地畅想发展前景……
5月11日至12日,天水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来到武山县,通过直播、访谈、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采访报道该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成果亮点,真切感受该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决战决胜脱贫的智慧力量和精神风貌。
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了洛门牟坪现代农业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站在园区,目光所及皆是翠绿的苹果树。一排排整齐的低矮苹果树像一行行列兵,把守在漫山遍野。此刻,技术工人牟满德正在检查滴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记者们的镜头随着牟满德穿梭在苹果树间,看着他把一根根漏水的滴灌管道更换修理好。满园的果树,一片片嫩绿的枝叶间,幼小的果实已隐约可见。“这满园的苹果,就是村民奔小康的希望。”徜徉在绿意盎然、花果累累的苹果园中,牟满德对未来充满信心。
采访团前往四门镇松树村采访时,已是11日傍晚。夕阳西下,通村水泥路边河水潺潺、草木茂盛,孩童们三三两两,背着书包在乡间小路上洒下快乐的笑声。此时,松树村的厚德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内,还是机械轰隆、一派繁忙的景象。
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几台机器正紧张有序地运行,选菜、清洗、切分等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在隔壁的发酵车间,130口大缸里的酸菜正在慢慢发酵,不出半个月,就完美蜕变成天水酸菜,成就出一碗又一碗美味的浆水面。禄寒所是松树村的村民,自从合作社注册了“百爽百”酸菜品牌后,他和乡亲们开始大量种植蔬菜。“种的菜合作社都收购了,仅这一项家里就能挣2万元。”禄寒所说,看着从自家田间地头长出来的菜被制作成酸菜远销各地,心中满满都是成就感。
12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武山县大南河流域核心示范区的钢构大棚上时,洛门镇郭家庄的菜农汪信夫已经在田地里浑汗如雨收获丰收的莴笋了。前几年,汪信夫通过市县配套出台的钢架大棚奖补政策,一口气种了十个大棚,如今靠大棚每年就有五六万的稳定收入。望着自家三轮车上的满满一车新鲜欲滴的莴笋,汪信夫不禁喜上眉梢。“今年的莴笋长的好啊,比往年收成要多三分之一。”汪信夫笑着说。
站在银马滩种植专业合作社前,举目是一望无际的白色“蔬菜房”,大南河流域的菜农们都在忙着摘莴笋、装车,到处一派丰收繁忙景象。而此刻,大棚内的架豆正静静地开花,等待在不远的将来“结果”。
告别蔬菜种植基地,采访团一行来到了杨河镇杨河村,村阵地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今年村里刚评选出的“脱贫之星”王书荣,正给贫困户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精彩的讲述引来村民们的阵阵掌声,自强不息的榜样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近年来,杨河村以精神扶贫拓展深化为主题,以乡风文明涵育精神扶贫力量,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努力改善村容村貌,真正把杨河村建设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龙台镇马年村是采访团在武山县的最后一站,站在观光走廊上眺望,层层叠叠的梯田风景如画。万亩油菜花田、碧波荡漾的麦苗及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如同星罗棋布般构成一道绝美的风景线,让人不禁想起“桃花落尽菜花黄,招引蜂蝶伴舞忙。醉是夕阳西下景,田间楚楚泛金光”的诗句来。一阵风过,怒放的油菜花随风摇荡,仿佛在与我们挥手致意,雄浑的旋鼓声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看。龙台镇以全域旅游为发展思路,发挥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联动作用,全面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发挥旅游带贫益贫作用,如今附近的合作社吸收200余名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到渔家乐、农家乐务工,人均年收入达5000—10000元。
两天的采访中,采访团一行进村入户,面对面与贫困户交流,用心感受脱贫攻坚全贫困户生产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和精彩瞬间,面对面聆听基层党委政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记者们一致表示,武山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和绿色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做了很多亮点工作,举措典型、成效显著、经验可鉴,记者们将通过镜头和笔触,把在武山看到的、感受到的美好,通过报道分享给更多的人。(景春燕 马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