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每年要聘请该省农业专家给农户进行技能培训,使该镇的蔬菜种植发生了“五大转变”,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你看,这第一茬番茄已经成熟了,俺这两个温棚占地7亩多,最低能收入15万元!”3月10日,春光明媚,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尚庄村的千亩立体蔬菜园区里,座座大棚沐春风,串串硕果报喜讯。种菜能手李玉中在自家温棚里边说边干,眉宇间充满快乐与自豪。
博望镇是宛北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面积3万余亩,其中,以冬暖式日光温室、塑料温棚为主的立体种植面积7000多亩。据该镇党委书记张金付介绍,近年来博望镇学习山东寿光经验,推行蔬菜保护性栽培。每年都聘请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河南农大、南阳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现场培训技术,将最新种菜技术优先在该镇推行运用。三年来,先后推广无土育苗、配方施肥等20多项新技术。蔬菜生产实现了从露地种植向保护性栽培转变,从单一种植向间作套种转变,从盲目追求产量向提质增效转变,从只用化学肥料向粪肥、化肥配套使用转变,从采用化学农药防虫治病向生物防治与“土农药”并重转变。
“五大转变”标志着该镇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市场观念逐步更新。2019年,该镇22个蔬菜专业村种植的番茄、四季豆、西芹、黄瓜在获得无公害农产品鉴定的同时,正申报有机果蔬认证。因为“绿色通行证”的“金字招牌”攥在手中,产品畅销不衰。每到成熟收获季节,在该镇的蔬菜园区里,经常可见车水马龙“抢鲜菜”的场面。
该镇孟河村种了16年蔬菜的张国建说:“前些年种菜卖不上价钱,这两年俺跟着专家学技术,一层膜改成三层棚,春季蔬菜冬季种,化肥配上土粪用。自己熬制土农药,手机电脑找销路,去年一个棚的收成换回一辆小轿车。”该村的67户农民中,有49户种温棚,户户城里买洋房,家家都有小轿车,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孟向东 王娟 李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