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水产

搭建水产养殖业生态循环圈 “控水”有道是关键

2019-09-16 10:23来源:如东新媒体编辑:蔡源浩
  

“再过来一些,好,好,倒……”眼下正是海蜇上市的旺季,这天天还蒙蒙亮,如东鑫磊滩涂开发有限公司3000亩近海养殖场内,工人们捕捞海蜇的喧闹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捞海蜇就得起早,从6月下旬开始,我们每天早上都起得这么早,你看这只足有八九公斤重。”公司董事长周士辉边说向记者展示着刚捕捞上来的海蜇,他告诉记者,捕蜇工作预计要持续到10月20号。

鑫磊公司有多年养殖“江苏红”海蜇的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集海蜇的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每年能出产近250万斤海蜇,带来千万元的效益。然而,单品养殖的效益已触顶,很难再有突破,如何进一步提升水域效益,达成高质量发展,生态混养成了必由之路。在3000亩的海蜇水域内进行生态混养, 高密度混入市场价值高的东方对虾与青蟹,这便是公司今年以来重点推进的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投资1500多万元。

青蟹、东方对虾、海蜇生活在同一池塘且“相安无事”,恐怕很多人难以置信。在现场,记者看到,宽阔的海水池塘一望无际,水面上漂着几只小船,舱里装着饵料。“这个池塘里生活着3种海洋动物,最下面的青蟹生活在泥滩里,上面分别是东方对虾,海蜇生活在最上层。”周士辉对记者说,这3种动物在人工池塘里和平共处。“海蜇摄入虾、蟹的排泄物,虾、蟹摄入小鱼虾等天然饵料,从而达到三者互不干扰,生态循环。”他形象地说,立体混养方式就是让不同类别的海洋生物睡“上下铺”。

那么,如何防止“上下铺”的平衡被打破呢?走进技术负责人管林的办公室,一整面监控屏幕仿佛道出了混养成功的秘诀,“海面和水下工作区,全部都监控的,包括物种的活动迹象和水底微生物的多少,我们都能通过屏幕看见。”

如记者所见,立体混养的关键在于“控水”,水面深度、水体温度、微生物含量等都直接决定着养殖成败。而这360度无死角的监控系统下,水的问题,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来。公司水库环境与深海类似,水深能达到2.8米,是高密度养殖的绝佳环境。据测算,在这种环境下,对虾的亩产能达到150斤,青蟹亩产能达到100斤,而海蜇的产量几乎与单养无异。

立体混养不仅节约了大量水域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同时还能从养殖环境、饵料等源头切断了主要病害原体的传播,在不增加投入的基础上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目前,成熟的对虾和青蟹已经大规模上市,混养效益预计会比单养翻一番。万璐璐 曹磊 包玉龙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