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记者彭东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餐饮业因其门店分布广、消费人群和就业人员庞杂、公共场所就餐易造成疫情扩散等缘故,大量餐饮门店一度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的状态,这使得餐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持续经营压力、资金链断裂乃至生存危机。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告诉本报记者,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中央和地方发布各项财政扶持政策和促进消费措施,使得餐饮业逐步回暖。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
然而,2021年成都区域的两次疫情反复,再一次让川内餐饮业受到巨大冲击,其展现出来的累积效应甚至超过2020年,呈现出收入“断崖式”下跌的状况。李君代表表示,除了疫情累积影响下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消费降级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外,行业内部的不正当竞争压力,也让原本惨重的内外部餐饮经营环境雪上加霜。
针对目前餐饮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李君代表建议:
加强对有意混淆品牌行为的监管。以“茶颜悦色”为例,2021年因“茶颜观色”品牌的商标混淆行为,虽商标官司胜诉,但商标纠纷仍拉慢了“茶颜悦色”走向全国的步伐。类似案例还有:某明星火锅品牌抄袭别家产品的设计风格、装修细节等;某中餐借他人影响力擅自以“炒菜界的海底捞”进行宣传,被告侵权等。他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有意蹭其他品牌热度、误导消费者、营销自己以牟利的行为,加强监管,让相应的行为人和企业主体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经济赔偿乃至法律责任,深刻意识到此举对公平正义的法治营商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加强对故意虚假宣传行为的惩戒。企业在食材宣传过程中使用极限词或以功效和预防疾病为产品卖点等广告违法案例已屡见不鲜。利用互联网从事虚假宣传、误导欺骗公众,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操纵自媒体账号,炒作造势、虚构关注度、打击竞争对手的行为也层出不穷。包括餐饮业内为提高产品销量滥用明星代言、虚构品牌骗取加盟费后不履责、借他人名号开假店伤害正版品牌形象、雇人排队进行虚假营销等现象,他建议监管部门加大惩戒力度。同时,对于餐饮外卖市场,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外卖平台上雇人刷单、恶意差评等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恶意低价营销行为的干预。价格作为联系供需双方利益的纽带,是市场活动最重要的调整器。降价销售或低价销售很容易成为经营者首选的经营策略,成为招揽新顾客、讨好老顾客,促进消费的常用手段。然而,餐饮市场上采用低价引流手段络绎不绝,再配合明星代言、雇人排队等操作模式,确实能快速实现店面人潮涌动,但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对于这类以排挤竞争对手、吸引投资者眼球,进而收割“加盟韭菜”为目的的恶意低价营销行为,他建议相关部门严格干预、严肃管理,以维护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加大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联动。国家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市场营商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并无国家层面专门针对促进餐饮业发展的立法。有关法律法规仅从部分环节对行业进行了规范,无法实现各个监管部门协同联动、信息共享。所以,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指导餐饮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市场竞争规律的基础上,能够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共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