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可追溯”管理助白蕉海鲈打开冰鲜市场

2019-06-10 13:58来源:中国渔业报编辑:郭宗帅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在谈论“数据科学”。大数据具备获取、储存、搜索、共享、分析以及可视化地呈现等功能,无疑成为了当前关注的重点。在大众追求高品质、绿色安全食品的今天,食品的可追溯性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已运转了几年,主要面向全国生产企业,实现产品追溯、防伪及监管,目前可追溯产品数量98941591种。
  
  这几年,水产品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对产业造成诸多伤害,有的甚至因此一蹶不振。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多次发布市场监管信息以及意见稿,《消费者权利保护法》中也强调“消费者知情权”,足以说明国家以及大众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从生产和流通层面来说,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这些年,白蕉海鲈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年产量约占全国的47%。为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政府致力于打造特色“白蕉海鲈”。通过建立免费检测平台保证水产品质量,推动生态海鲈、海鲈精深加工等的发展,完善海鲈产业可追溯系统,营造“白蕉海鲈”品牌化氛围。
  
  对于吊水鱼,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某些鱼类长到成鱼后换池饲养,不喂饲料、不喂青草、不投鱼药,只喝清水、只吃浮游生物,让鱼“瘦身”,其特点是低脂肪、高蛋白、不含激素。吊水鱼的肉质更结实,也几乎察觉不出鱼腥味,因此广受消费者青睐。
  
  广东仙泉湖水产连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成为国内标准化“天然真味淡水鱼领鲜者”,以销售生态鱼为主的新型水产企业。据其分公司珠海市湖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莹介绍,他们销售的生态鱼,终端售价比塘口收购价格高出1倍~2倍。这些鱼大部分是经过新型基地+专业养殖户+品牌连锁的模式生产,另外也有部分是向有“证”的养殖户采购、并经过珠海市湖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吊水处理,这为打造鲜活水产品可溯源的生态环境,保证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我们很早就关注到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在5年前,公司的发展理念首先是安全,再是美味。”蔡志莹表示,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他们建立了一整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系统。“珠海市湖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设置品控部和采购部对源头进行控制。采购部掌握源头的鱼,从塘口取样检测。符合八项指标的鱼,公司才会与养殖户签订协议,并开始跟踪流程。”
  
  从检测合格开始,养殖户停止喂料用药,3天~6天之后开始拉鱼出塘。“运输的水车车厢安装有监控装备,实时路径与车厢内的情况会直接上传到公司后台的数据库进行储存。而后,运输到达公司的鱼会再次进行检测,合格的鱼才能进入网箱做好标记进行暂养。最后根据订单要求提前10天进入车间,整个流程大概接近1个月的时间,皆不进行任何投喂处理。一般情况下,从进入网箱到上市,鱼的体重会降低25%左右。也会出现部分掉鳞、擦伤等情况的鱼,造成一定的损失。达标的商品鱼都会打上标签,进入华润万家、天虹、永旺、家乐福等知名连锁商超卖场或者餐饮店,售价是塘口收购价格的2倍~3倍。”
  
  蔡志莹强调,生态鱼的售价高,除了保证美味之外,食品安全则是基础和重点,这也是建立在产品可追溯上。“因为,从出塘开始,所有的数据和实时情况都会上传到数据库,通过扫描钉在鱼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就能够知道整个流程。从塘口我们就开始做检测,保证鱼的合格,再通过瘦身,鱼的肉质紧致且无土腥味,因此广受消费者欢迎。当然,由于海鲈的特殊属性,收购养殖户的鱼通过水车运载容易出现机械损伤,只能速冻或者短时间内快速上市,如果进入暂养池则无法安然无恙存活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目前,科研院所也在研究能够避免因为拉鱼产生擦伤等的情况,只要能够突破这项技术,通过大量收购海鲈再暂养的情况也大有可为,终端售价将会翻倍提升。现在,生产吊水海鲈的通常是有条件的企业和养殖户自主生产,再送往酒店等高端场所制成生鱼片等多种菜系,终端售价也非常可观。”蔡志莹介绍。
  
  珠海市之山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山水产”)是最早开展海鲈养殖、加工、贸易的企业之一,公司创始人麦平阳从事海鲈已经有24年的时间。凭借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以及品质优势,在几年前也与永辉超市签订合作协议,将白蕉海鲈销往全国各地。
  
  麦平阳介绍,当前市场监督管理严格,时常对上市的食品进行抽检。“检测出现问题的产品,商超和供应商都面临巨额惩罚以及信用问题。商超由于顾虑诸多问题,一般只选择有能力保证产品稳定性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多项考量之后,之山水产与永辉超市在几年前达成合作,这些年一直向永辉超市供应海鲈冰鲜鱼。”
  
  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与供应量,之山水产从养殖端采购成鱼,并要求出具检测报告。按照要求生产的鱼,永辉的收购价格也比市场收购价格高5分钱。“我们收购的商品鱼要求鱼中出具检测报告,收购的每一批次的鱼都进行标记,标明塘口的主人与地址,方便出现问题之后的追根溯源。当然,除此之外,永辉超市也安排有专业的检测人员驻扎在公司内部,监测每一批进入永辉超市的鱼的质量。”麦平阳表示。
  
  “对于我们加工企业来说,产品主要销售往商超和酒店,需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从养殖端收到的合格检测报告,我们会上传至永辉超市的数据库,通过自检的数据再次上传,确保数据的完整以及可追溯性。两次检测内容分别包括呋喃、氯霉素、孔雀石绿等6项指标,确保上市的水产品不含禁用药残。”麦平阳认为,海鲈跟人一样,在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问题无法避免,但是养殖户对药物的成分和用量要特别清晰,休药期则至关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休药期,鱼体内的药物残留则不至于造成危害。
  
  此外,之山水产也与永辉超市合作,规划了基地准备养殖白蕉海鲈,以确保白蕉海鲈的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可控。“当前大众消费习惯还是以鲜活鱼为主,而商超经营鲜活鱼则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方面是超市中的养殖设施设备能力不足,暂养鱼可能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商品鱼质量不可控,导致商超面临产品抽检不合格导致罚款和信用问题。因此,商超与企业合作自主生产是必然选择。”
  
  养殖端向加工企业供应成品鱼,需要向企业提供检测报告。养殖户自主上市的海鲈也要受到市场监管,一旦检测不合格,则所有的鱼会被当场处理,并面临被追责的情况。因而,政府部门为了支持白蕉海鲈的发展,设立白蕉海鲈检测站——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并免费向斗门区养殖户开放。
  
  据内部相关人员介绍,检测站为能够出具本地养殖户的承包合同的鱼进行免费检测,每年的检测量不含复检的大概是4000例样品。主要的检测内容包括呋喃、氯霉素(0.3ul/千克)、孔雀石绿(2ul/千克)等6项,今年下半年将增加黄烷类的检测。
  
  “如果初检不合格,我们会上报给农业主管部门,对养殖户进行限制上市处理。当然,也会给养殖户预留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作为调整期,再进行复检。监测站其实是为公共安全提供一个屏障,养殖户即使自己上菜市场售卖海鲈,也会面临市场监管问题。只要市场管理局检测出产品不合格,则会直接没收产品并销毁,还会进行处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这几年的推广,斗门区养殖户的检测意识都有所提高,每天都有养殖户送鱼过来检测,
  
  虽然检测合格的鱼才能进入市场,但也有人认为,如果能从源头开始把控投入品,食品安全自然不在话下。珠海盛世融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融和”)在水产方面主要生产智能化监测和控制设备、农产品全程溯源。通过手机APP监测塘口情况,实时监控和预警,消费者也可以从APP上扫码查询。
  
  盛世融和总经理刘利认为,当前养殖户的养殖无非围绕三个问题,养什么、怎么养以及如何卖高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够运用物联网进行分析和解决。“物联网其实是一个平台,大家可以在平台上互相沟通交流以及数据分享。养殖户将养殖信息提交到平台上,平台也会实时监控数据,每几分钟统计分析一次数据并上传到数据库,做到养殖预警、合理控制养殖成本。同时,有了物联网进入水产领域,人工劳动成本也大大减少。”
  
  “很多人把溯源简单化,认为溯源就是扫二维码让消费者知道这条鱼是谁家养的,是否是安全合格的。但是,苗种是否安全、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品、生产环境等关键问题却是空白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源头开始监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直接找到问题点进行解决,省时省力也能快速做出反应。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关键点都有数据独立记载并且共享到数据库上,这才是实现真正的追溯系统。”刘利告诉笔者,当前通过手机操控塘口情况非常方便,APP上也有针对性的划分,养殖户都能相对简单的操控。
  
  然而,刘利介绍说,当前物联网市场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但养殖户的应用程度并不高。一方面,监控系统的维护对于养殖户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以水质监控系统来说,通过安装探测仪能够检测水体溶解氧、氨氮、pH值等的数据和波动情况,联动增氧机和投料机在有需要的时候定时开启,并且能够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养殖户提供预警。
  
  水产品“可追溯”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但现在许多水产品还尚未达到可追溯程度,水产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对行业造成巨大打击。白蕉海鲈产业在推进品牌化道路上不断前进,可追溯系统也正不断融入产业中,希望能够真正提高白蕉海鲈的知名度和溢价能力。(记者 吴佳辉)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