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3代传承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曾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百年酿酒企业,泸州老窖一直致力于酿酒老窖池群和传统酿制技艺“双活文物”的守护和传承。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她认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既需要有匠人之心,又有创新之志。
非遗传承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建立文化遗产创新传播机制
泸州老窖是从明清36家酿酒作坊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族品牌,拥有“1573国宝窖池群”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两大文化遗产,它们分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态双国宝。“1573国宝窖池群”始建于公元1573年,至今已不间断使用448年,持续酿造美酒;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自元代传承至今已有690余年。
作为百年酿酒企业,泸州老窖一直致力于酿酒老窖池群和传统酿制技艺“双活文物”的守护和传承,并以国际化、时尚化、多元化、年轻化的形式来推广中国白酒文化,让更多国人以及世界人民了解和走进中国白酒的世界。
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曾娜表示,自己非常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她认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既需要有匠人之心,又有创新之志,在把先辈们总结的技艺传给下一代的同时,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建立文化遗产创新传播机制,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为国人打造更多文化“大餐”。
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文化自信,曾娜提出四个建议:
首先,加强运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承和弘扬,对新媒体语境下诞生的优秀的“非遗”传播项目提供政策扶持。在新媒体时代,每位用户既可以是文化接收者,也可以是文化生产者,普罗大众以个体身份参与文化宣传和创作成为可能,通过新媒体创新传播可以让更多的用户看见非遗、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同时,还能够帮助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制品的推广宣传,促进非遗保护和传承从依靠国家补贴输血到依靠互联网造血的良性转变。
其次,成立相关“非遗”传承保护委员会,推进系统性保护和措施落实。我国“非遗”种类丰富且数量巨大,面对数量巨大的“非遗”资源,分级分类保护、精准管理施策是大势所趋。成立具有制度性、机构性、组织性的保护委员会管理方式,可以促进非遗保护政策法规得到有效落实,推动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行业管理不断精细化,挖掘和利用方面逐渐规模化,记录与展示领域逐渐数字化,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修复逐渐均衡化……健全管理制度、健全保护机制,进而在增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讲好非遗文化故事要有方式方法,反对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没有根据地讲故事,要用历史、用事实、用科学、用文化、用情怀讲好非遗文化故事,进而共同讲述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中国故事。
第四,要将文旅与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强化国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以优秀文化遗产为基础,支持打造文化旅游结合项目,支持打造地方非遗文化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构建“非遗”产业体系,依托优势资源构建现代化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手段,促进传统文化成果的产出与转化。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区域发展。
不断提升和演绎中国白酒的文化价值和品质价值 让年轻人爱上白酒
和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一样,中国白酒也面临着年轻化的挑战。曾娜表示,要让年轻人爱上中国白酒,需要不断提升和演绎中国白酒的文化价值和品质价值。中国文化是中国白酒的内核,需要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创新的表达形式,增强白酒的艺术品味、时尚属性。
在推动中国白酒的年轻化此方面,泸州老窖一直在探索,不断创新演绎中国白酒的文化内涵。
“泸州老窖推出果酒、预调酒、鸡尾酒等创新酒类产品,创新打造了泸州老窖·国窖1573冰JOYS快闪店,邀请年轻消费者体验白酒的创新品鉴方式,感受白酒时尚、多元的一面。此外,我们还与香水、雪糕、奶茶等品牌开展了诸多跨界合作、潮流营销,不断提升中国白酒的时尚度。”曾娜说。
促进我国传统食品产业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传统食品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国之一,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传统食品,如白酒、食醋、泡菜、豆瓣等。传统食品产业因工序复杂、开放式生产等原因,存在生产过程粗放、产品质量不稳定、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曾娜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促进我国传统食品产业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第一,加强产业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围绕食品加工工艺、装备、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领域,通过实施基础研究,实现从生产原料、工艺操作、产品检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满足消费者安全、健康、营养的食品消费需求。这就要搭建传统食品产业技术研究平台,形成 “产、学、研、推、用”体系,力争在传统产业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
第二,推进工艺标准制定,提升产业标准水平。标准是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据,要不断加强完善食品制造业生产工艺及技术标准,建立原辅料、生产工艺、包装材料等环节的生产安全卫生标准、质量标准、产品标准,确保生产过程技术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实现产品质量的有效追溯,在保证产品独特风味的同时,增强传统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智能改造进程。传统食品行业在机械化、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基础上,还应加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对食品产业的改造,协同推进“互联网+”行动,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同时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等,通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共同推广食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第四,探索循环生产模式,实现绿色健康发展。为加速推动食品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建议从产业集群出发,统筹规划,探索传统产业绿色循环生产模式,通过对副产物分质利用、循环生产等的系统研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期产生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冯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