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山东
下拉

临沂沂南县创新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

2020-10-20 15:22:41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张继明
摘要:临沂市沂南县全力支持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坚持畜牧业三路改革、创新防疫防控方法,成功打造了“全国首批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肉鸭产业第一县”、“全国肉鸭生产加工基地县”、“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等品牌。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继明)近年来,在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防控、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和持续加严的环保、土地政策限制的复杂情况下,临沂市沂南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制定了畜牧业发展的“456”工作思路。2018年以来,先后拨付专项资金385.65万元,全力支持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在机构改革期间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持畜牧业三路改革、创新防疫防控方法,坚决守住了保稳定、保增长、保安全的三条底线。目前,全县有禽类屠宰加工企业47家、生猪屠宰厂(点)14家,年屠宰加工肉禽8.6亿只、生猪400万头,全县肉制品年加工量超过120万吨,畜牧业全产业链条年产值达到150亿元,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功打造了“全国首批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肉鸭产业第一县”、“全国肉鸭生产加工基地县”、“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等品牌。

三路改革,谋划绿色发展新路径

针对畜禽养殖小散乱的实际,2018年开始,大力实施“给出路,解决后路,谋划发展路”的畜牧业三路改革,全面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屠宰企业自建养殖基地,谋划产业出路。鼓励屠宰企业自建存栏肉禽50万只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基地,配建中央空调、中央监控室、粪污处理设施、应急沉淀池生态动物福利设备,推行“标准化、生态化、智慧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打通养殖场到屠宰场到市场的“三场挂钩”,加强产品质量自控和保证原料供应,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品牌“效益四共赢”。目前,屠宰企业自建养殖基地已建成24处,激活了社会资本、土地要素,推动了产业基础高端化,实现了养殖标准规模化弯道超车。

破解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难题,解决产业发展后路。养殖粪污是制约沂南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近年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和自主科技创新,沂南逐渐探索出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的“三条路径,九种模式”。在小散户中推广平养发酵、堆肥发酵和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在中型养殖场推广槽式发酵、柜式发酵、条垛式发酵和石墨烯纳米膜处理技术,在大型养殖场推广沼气化处理和处理中心模式。对新建养殖场,要求做到安全生产、粪污处理、异味消除、消毒设施建设和养殖场棚体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通过养殖场建设与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实现“一控、二分、三防、四配套、一基本”。目前,全县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7%,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98%。2019年,省畜牧总站编制了《山东省鸭粪资源化处理典型案例汇编》,其中收录了沂南县鸭粪处理模式4种,典型案例6个。

强化品牌创建,谋划产业发展路。针对畜牧大县大而不强、龙头企业小、品牌效益差的实际,引导企业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为切入点,打造企业品牌;与中国农科院无抗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国家技术平台合作,制定肉鸭防疫集成技术,指导养殖端从减抗、替抗下手,全面打造禁抗示范基地,创建无抗“沂南肉鸭”产业品牌;加强从养殖到屠宰加工环节的药残、肉品质量的全程把关和检测,维护好沂南肉鸭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创新突破,构筑产业发展新机制

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发生后,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勇敢创新突破,建立了智慧畜牧业、防疫防控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体制的新机制。

推动畜牧兽医信息化建设做到生产防疫无缝连接。成立“智慧畜牧”创新工作小组,成功研发基层畜牧信息系统,并于5月起在全县顺利启用。该系统主要分为用户注册登录、系统管理、养殖档案、生产记录、疫苗管理、耳标管理六部分,农村防疫员在春秋防疫期间录入基础畜牧生产数据和免疫信息;养殖户实时填写投入品和畜禽出栏、补栏、死淘等变动情况,并进行畜禽出栏网上报检;兽医站工作人员进行报检网上受理和耳标网上出入库管理与发放,最后形成全县动态养殖档案。目前全县工作人员注册1073人,51225个养殖场(户)正在使用,形成各类畜牧信息10.8万条。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减少了填写纸质记录的工作量,确保了养殖生产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实现了数据清晰化,查询便捷化,工作精细化,管理科学化,推动沂南畜牧工作进入信息化时代,为发展新时代智慧畜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施农村动物防疫员改革,加强防疫体系建设。2018年10月,沂南县进行了农村“三大员”社会治理改革,由“三大员”中的社会治理网格员承担村级动物防疫员职能。2020年9月,县政府批复同意《沂南县改革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县首批招聘6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充防疫队伍。新招聘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到岗后,将在继续使用三大员的基础上,分片区负责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真正实现网格化管理,同时协助做好检疫、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层畜牧兽医站技术推广和服务等工作。

创新防疫防控方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2018年8月的非洲猪瘟疫情和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沂南畜牧业带来严重冲击。对此,沂南县不断探索创新防控新机制,确保生猪养殖场(户)做到“三书九有”,即告知书、承诺书、责任书,有消毒制度、消毒池、消毒记录、防疫记录、佩戴耳标、检疫记录、禁止饲喂泔水通知、知晓饲养模式。发放消毒剂66.5吨,开展了7次全县范围内的消毒灭源,有效切断了传播途径。将中小养殖户作为恢复生猪生产的主力军,组织培训二十余次,培训技术人员1500余人。目前,全县生猪存栏69万头,追平非洲猪瘟爆发前,生猪稳产保供工作成效显著。年初,新冠疫情造成企业停产后,沂南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屠宰、饲料企业复工8条标准》和《复产复工企业实施三项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标准,对肉禽存栏消化、饲料生产、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产品销售和鸭苗投放情况实行五张挂图作战,指导屠宰和饲料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利用省畜牧产销对接服务平台、云禽平台收集发布产销信息,帮助企业消化库存。指导51家企业建设了人员进出厂区消毒通道,49家企业建设了畜禽车辆消毒通道,提升了企业防疫防水平。创新银行+企业冻品抵押+智圣担保+云禽平台监管的信贷新模式,为企业落实资金4.17亿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自1月31日起全县屠宰、饲料企业陆续复工复产,2月底全县禽类屠宰产能和饲料产能全部恢复,确保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居民菜篮子供应。

转型升级,激活产业集群新引擎

针对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少,品牌效益差,产业链条短,产业优势不明显的缺项,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引进现代化生产设施,推动产业链条现代化,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随着食品加工产业的不断做大做强,其带来的副产品处理、包装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发展一批优秀的配套企业来大幅度降低产品生产的综合成本。目前,沂南37家饲料加工企业年加工饲料130.5万吨,4000辆饲料运输车辆,保证了畜禽饲料供给;山东优利客、临沂吉宇生物等4家血粉加工企业,解决了畜禽血液废弃物的处理难题;盛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解决了病死动物及下脚料废弃物的问题;沂河羽绒可日处理200万只肉鸭的鸭毛,让鸭毛在本县域内完成增值增效;沂和包装可满足全县屠宰企业日用纸箱,解决了集群企业包装问题;宏发科工贸、鑫昊等9家粪污及废弃物处理设备生产企业和有机肥加工企业,解决了畜禽粪污问题;青果食品、青田食品、信和沂雪食品、山东卧龙种业等食品加工企业所配套的的种养基地,为有机肥的利用和去向提供了巨大市场,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发挥龙头企业引擎推动作用,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推动本地企业与外地龙头企业的合作,引进新技术,形成新动能,鑫盛源与香港百信、山东太合与柳桥集团、三业成与皇上皇等合作项目,有力推动了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引导鸿雁食品、太合食品、泉润食品、鑫盛源、皇上皇等龙头企业率先转型升级,带动行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型、由传统加工向高新技术加工转型、由资源消耗型加工向高效利用型加工转型,优化壮大食品加工产业。鸿雁食品开发的休闲食品,年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以上;泉润食品生产的休闲食品和调理品,年销售额可达1.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脱骨鸭掌生产企业;大庄烧鸡、高来德烧鸡通过多年努力也成为山东省知名品牌。

引进大型高端食品加工项目,聚焦产业园区建设。坚持把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通过补强薄弱环节,全力食品加工产业优质发展。2019年5月,携手上海清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ATM)启动并组网运作山东云禽科技有限公司,着力推动沂南县肉鸭产业研发、供应、生产、配送、营销等全价值链一体化。目前,900亩宠物食品加工及物流产业园区和1800亩食品加工产业小镇正在规划建设,投资1.5亿元的超和食品肉鸡屠宰及深加工项目和投资1.6亿元年产3800吨食品深加工的山东美华项目建成投产;投资5.2亿元的佳沃冷链物流园及食品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投资20亿元年产鲜奶14万吨、乳制品36万吨中地乳业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下一步,将会继续引进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逐步打造500亿级规模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全县畜牧业现代化进程走在前列,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蒙高地交付靓丽答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