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养猪产业的发展,我很多时间都在各大中型猪场跑,广东所有的县我都走过一遍了。”中山大学研究员刘小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刘小红成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已超过10年,他记不清和多少个养猪企业打过交道,帮助多少个养猪户解决了技术难题,但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科技特派员,是一名生猪养殖技术人员,帮助行业、企业、养猪户解决养猪难题就是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和养猪企业打交道有一手
“首先,养猪企业以事件管理为主,我非常注重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希望能够从理念上、思维上引导他们。”刘小红说,首先引导养猪从业者建立科学思维,采用PDCA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做好每件事。
任何事情都是先要有目标,根据目标制订计划,然后执行,之后再进行效果评价,形成PDCA管理体系。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
“通过这样,可以从本质上引导他们建立这种思维,树立起这种做事的方式。”刘小红说。
有了这种理念,才会用到具体事情上。比如,怎么样才能把优秀的后备种猪选出来,怎么来培育我们的后备种猪,怎么提高后备种猪的培育率,等等。
多年来,刘小红积极为广东王将种猪有限公司、广东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等养猪企业提供科技服务。针对广东王将种猪有限公司的后备种猪培育,他提出了七步后备种猪培育法,通过2年多的实践,该公司后备种猪培育成功率从原来的80%上升至90%,仅此一项每年就增收节支近百万元。
如今,和养猪企业打交道,刘小红已经有了自己一套成熟有效的办法。到了养猪企业后,他会根据相关的一些指标找到问题和短板,然后向企业负责人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现在,从老板到最基层的技术人员,刘小红和他们都有共同话题可以聊,“技术人员非常乐意和我聊天”。
刘小红和团队去养猪企业之前,一定会把企业的需求了解清楚,提前做出方案,有的放矢,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如果只是了解这么回事,没有行动,那就白来了。”刘小红说,既然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就要给企业带来一些变化,如果没有任何变化的话,只是跟企业吃饭喝酒,那就没有意义了。
国内首次采用血清法净化猪蓝耳病
1995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刘小红一直都在跟猪打交道。他认为,养猪关键的技术环节就是几十个,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但是这些关键技术环节没做好的话,每个环节产生一点差错,在整个饲养链条上差错就会逐步放大,严重影响经营效益。
在他服务的企业中,有些企业的负责人是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养猪能手,也有些是刚刚进入到生猪饲养行业的外行人,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懂。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他都会尽力去帮助。
2010年,深圳一家企业在江西建立了一家规模猪场,由于引种没有很好的监测,把蓝耳病带入了猪场,导致大面积的流产,损失很大。企业负责人找到刘小红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治疗这个病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净化措施也不成熟。为此,刘小红找了闫之春等多位专家进行咨询,通过反复研讨与评估,最后决定尝试采用血清净化与封群法进行蓝耳病的净化。
“这也是国内首次采用血清净化蓝耳病。净化实施早,看起来很吓人,出现连续高比例流产,后来才慢慢稳定。”刘小红说,现在10年过去了,相应的一些数据指标保持得非常不错,当时选择的办法是对的。
2018年我国出现非洲猪瘟,刘小红积极帮助企业实施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立了中转站、烘干房等,目前来看这些措施非常有效,没出现任何异常状况。
“现在企业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预防非洲猪瘟。我是从事生猪遗传育种研究的,但现在如果我们连非洲猪瘟都不知道怎么防控,那怎么跟企业打交道?所以需要不断地学习,围绕企业的需求去寻找答案。”他坦言,虽然自己可以胜任科技特派员这个角色,为养猪企业解决出现的难题,但是这个行业也在不断变迁,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做好服务。(龙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