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透露,今年以来吉林省多措并举把恢复生猪生产作为全局工作重心,历经30个月,全省生猪生产首次实现正增长。
今年以来,吉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把恢复生猪生产作为全局工作重心,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以更大决心、更有力举措坚决完成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自2018年起,历经30个月后,生猪生产实现正增长,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行政推动。专门成立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和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生猪调出大县和生猪主产县包保制度以及“厅局长直通车”制度,积极帮助企业研究解决融资难、用地难等具体问题,指导各地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代省政府把稳产保供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市州,落实落细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截止到6月底,全省生猪存栏达到812.6万头,同比增长9.3%,已完成国家下达全年任务(存栏830万头)的97.9%。
强化大企业带动。鼓励引导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扩大养殖规模,释放优势产能。上半年,牧原、中粮、温氏、齐全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累计完成投资4.59亿元,存栏生猪117.5万头,同比增长97.5%。全省监测的96个5000头以上猪场存栏生猪141万头,同比增长19.6%;存栏能繁母猪25.5万头,同比增长72%。精气神公司特色黑猪存栏达到13.67万头,同比增长5.1%。
强化政策扶持。国家确定的12个生猪调出大县和省级确定的3个生猪主产县,落实国家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和主产县统筹资金5302万元,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生猪政策性保险,全省共承保能繁母猪和育肥猪5.64万头,支付理赔款2316万元;实施生猪引种补贴,共发放2019年度生猪引种补贴资金1092.45万元;对一季度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的养殖企业,给予30万元或50万元的奖励,共为7家企业发放奖励资金270万元。
强化融资创新。联合省财政厅、省农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吉农牧贷”作用支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的七条措施意见》,明确降低10%贷款利率、享受财政50%的贷款贴息、放宽贷款用途等七条措施。全省“吉农牧贷”业务县(市)达到20个,生猪贷款余额达到1812万元。积极协调银保监局以及人民银行、省农行、省农担等12家金融机构,梳理汇总生猪规模养殖场499家、贷款需求39.3亿元,截止5月底,全省共新增生猪产业贷款13.15亿元。
强化用地保障。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关于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将规模化畜禽养殖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占项目用地规模的比例由7%调整到18%,并不受15亩上限规定限制。与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生猪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贯彻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生猪养殖设施用地可由养殖场(户)与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并签订用地协议的方式获得用地,最大限度地满足生猪养殖企业用地需求。
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省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召开了全省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机制视频会,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开展分区划片包保与督导检查,全力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坚持专人到场到村到户到人排查全覆盖。深入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打击行动”,全省共设置检查卡点129个,检查车辆5707车次、生猪375531头,查处违法违规车辆36车次、生猪960头。积极推动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与评估,示范打造安全无疫环境。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已安全稳定运行31个月,无非洲猪瘟疫情19个月,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6月末,吉林省生猪发展到1492万头,同比增长0.5%。30个月来首次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