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婴幼儿食品领域的安全问题再次敲响警钟。11月17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3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其中,“谷佳艾”和“奶奶的菜篮”两款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不合格。无独有偶,南京萌煮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营养粥米”配料中只有谷物,并没有营养强化剂和(或)其他辅料,却当作婴幼儿辅食销售,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对其罚款10000元。
时下,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母婴食品安全则是重中之重。虽说,目前国内有相应的婴幼儿食品和乳品的标准,但我国的标准是根据食品种类而划分的,如米面制品、乳制品、饼干等,并没有根据年龄而区分,没有专门制定母婴食品的相关标准。现实来看,一些食品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儿童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过量食用加入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的食品还会对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解决母婴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行业、企业加强自律,提高产业水平,更要靠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一方面,要明确零售商对商品质量的法律责任,不论是实体零售还是电子商务,都要切实承担起对自身平台经营活动的监管职责;另一方面,经销商要承担先行赔付的责任,及时保障消费者权益,然后再向生产者或服务者追溯;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严格的母婴食品市场准入机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要零容忍,一经发现严格取缔经营资质。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到安全的母婴产品,才能促进整个母婴行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相较于成人,问题食品对婴幼儿身体机能损伤更大,而孩子的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民族的未来。从母婴食品安全入手,建立起从生产到流通的全流程追溯机制势在必行。(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