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斗门区白石小学为学生成长注入动能

2021-09-06 15:53:2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新闻中心
摘要:在白石小学的引领下,学生们应时耕耘田园,四季沐浴书香。原本性格缄默的孩子们,在耕读教育理念的熏陶下,眼中出现了光,脸上的笑容也如花般绽放。

  

“你来种菜涯来插秧,种菜插秧好忙碌啰……”日前,在广东省珠海新华书店白蕉店的开业仪式上,来自斗门区白蕉镇白石小学市级非遗项目客家竹板山歌传承基地的4位同学带来了客家竹板山歌《春天来到耕读园》,宛转悠扬的歌声引得众人掌声连连。

白石小学位于白蕉镇白石村内,始建于1956年,原址设在白石村祠堂,上世纪70年代初迁到现址,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农村小学。

“白水福地躬耕田土善从小,石文圣言勤读诗书德需学。”这是白石小学正门上刻印的一副对联。光阴荏苒,日月交替,以“耕读教育”为核心文化的白石小学,正在如歌的岁月中焕发古韵新容。

升级改造硬件设施

在白石小学,四序轮回各有其美。园内草木葱葱,流水潺潺,蝴蝶翩翩,令人兴致盎然,目不暇接。

这般校园景致,是由黄建文和其他教师尽心尽力打造而成的。2017年秋,黄建文被任命为白石小学校长。赴任前,他已对学校的情况做了许多功课,但真正站到校门前时,眼前的景象仍然让他难以置信——校门前的水沟黑臭,教学楼墙面剥落,篮球场几乎被杂草掩埋,教师办公室也仅为活动板房。

“虽然学校硬件建设水平不高,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因为这是我们的家。”黄建文说。从小生长于农村的黄建文,身上自带朴实的干劲。此后,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升级改造多处硬件设施,悉心描绘“耕读教育”蓝图。

以研促教效果斐然

作为从教近20年的一线教师,黄建文深知,教育教学是一个学校最根本的内驱力。黄建文刚到任时,白石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学方法固化。为此,黄建文想到以研促教的方法,希望集结名师来校作研课指导。

然而,学校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教室可供数十人研讨。最终,黄建文下定决心,将活动室和电脑室之间的墙砸了,创造出一个大教室,为教师们研课磨课提供充足空间。

对于部分不愿去上教研课的资深教师,黄建文耐心引导,“先出丑,再出彩,最后你才能出众。”最终,白石小学的教师们陆续踏上教研讲台,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如今,白石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成绩连续三年在白蕉镇排在前三名,在斗门区公办小学中也排名前列。

耕读教育培养特质

白石村是白蕉镇典型的客家村之一,白石小学近7成学生是客家人。该小学为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客家竹板山歌”特色校本课程,每周安排1-3节课,并选拔出了一支客家竹板山歌队,由20余名学生组成。“我们从娃娃抓起,一起把这一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下去。”教师周伟京说。

白石小学从学校本土出发,还积极打造接地气、接生活、接课本的“耕读教育”。根据白石的地域文化,白石小学建立了耕读园,打造了农耕博物馆、 班级“自留地”和水稻试验田。教师团队集思广益,开发系统的耕读课程,包含稻田学堂、田园种植、鱼塘研学、客家竹板山歌等融合不同学科内容的特色课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生存技能及合作、探索、创新的特质。

今年3月,白石小学开展了第一届开耕节活动,300多名学生参加到快乐插秧、责任田种植、筑篱笆、栽花品耕及植树传耕活动中,在劳动中收获成长。来自斗门区各中小学的80余名劳动教育实验骨干教师同时在现场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学习白石小学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

在学校的引领下,学生们应时耕耘田园,四季沐浴书香。原本性格缄默的孩子们,在耕读教育理念的熏陶下,眼中出现了光,脸上的笑容也如花般绽放。此后,在白石小学,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落日西斜时分,师生结束一天同甘共苦的劳作,风吹稻浪、炊烟袅袅……

2020年12月,教育部公布第一批100所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名单,广东仅4所学校入选,其中,斗门区白蕉镇白石小学独占一席。“我希望耕读教育能缝合乡村发展与新农村人才成长间的断层,能让他们从农村和土地里找到那股顽强的生命力,为成长注入坚韧不拔的毅力。”黄建文说。(廖明山 吴梓昊)

热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