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菜园子”直通高校“菜盘子”

2020-11-14 10:00:2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新闻中心
摘要:2018年以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正式确定联合甘肃省共建农校对接精准扶贫实验区,以“菜园”对接“校园”的方式,将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直供高校食堂。

  

近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红溪村菜农张延桂非常开心,她家的120吨洋葱和20吨西红柿全部由“甘肃农校对接电商采购平台”收购,而且比市场价每斤高了2毛钱。

2018年以来,甘肃依托农校对接精准扶贫实验区建设,通过搭建电商采购平台,建立了从贫困地区田间地头采购、分拣中心储存、冷链物流配送、高校食堂档口下单的一体化采购、储存、销售、配送体系,把贫困户的农产品直接送进学校食堂,拓展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截至目前,甘肃已有23所高校通过平台采购食堂原材料。

创新打造高效平台

2018年11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正式确定联合甘肃省共建农校对接精准扶贫实验区。实验区的建设,旨在整合高校后勤市场资源,以“菜园”对接“校园”的方式,将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直供高校食堂。

为保障农校对接顺利运行,由甘肃省高等学校服务中心牵头成立甘肃农垦高校食品保障有限公司,并建立了完整的生鲜蔬菜供应链,包含牛羊猪肉、米面、粮油、禽蛋等一系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同时,为确保高校需求和农产品及时准确匹配,实现精准配送,甘肃农校对接电商采购平台和仓储分拣中心随即“上线”。

“作为农产品及食材生产企业与各高校间的信息共享和购销平台,我们已实现了学校食材需求与产品源头种植、养殖及食材生产加工企业的无缝对接,可满足高校各类餐厅所需的全部品类。”该平台库管刘亚芸告诉记者。

对食材层层把关

农校对接平台的食材怎么样?午饭时间,记者来到兰州城市学院食堂时,山东小伙刘文庆的煎饼摊窗口前已排了十几名学生。“我每天都在平台上买白面,平台上的面好、筋道,做的煎饼颜色好,比以前的面还便宜。”面好,加上秘方独到,刘文庆的煎饼每天都能卖出500多张。

食堂档口的变化与农校对接平台不无关系。兰州文理学院饮食管理科科长刘克俭介绍,该平台食材品质好、源头可追溯,不仅节省了后勤部门的采购时间,而且还建立了完善的流通渠道,把高校需求和农产品信息及时准确匹配起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精准配送。目前,该校食堂98%的食材均来自电商采购平台。

在甘肃省高等学校服务中心主任崔亮看来,农校对接直接和农民签合同,减少了中间商和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了各高校食堂在自行采购中无法保障食品安全的问题。

积极拓展平台效用

对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多赚点钱是一年中最期盼的事儿。听到农校对接平台收购的农产品单价比市场价还高一点儿,白银市靖远县刘川村菜农吕斌精神为之一振。

在当地扶贫部门的推荐下,从今年4月底开始,吕斌家种的茄子、黄瓜和辣椒就陆陆续续进入各高校食堂。“往年的菜要么烂了没人要,要么价格很低。今年全部卖给平台了,比往年多赚了3万多元。明年,我还要继续,再承租十几亩地。”话语间,吕斌笑得合不拢嘴。

有这种体验的不只是菜农。景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佑强说:“有了农校对接平台这一良好稳定的销售渠道,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户的‘卖菜难’问题,还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积极性、种植技术和市场思维,对我们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扶贫新模式,整合高校后勤市场资源,引导农业规模化种植、订单式生产、产业化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崔亮说。(据《中国教育报》)

热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