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旅游

湖北:咸宁特色产业发展好 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2021-04-09 10:01:01来源:楚天都市报编辑:杨庭聿
摘要:2014年初,咸宁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0854户、38.3万人、贫困村192个、贫困县3个。仅用了6年多时间,便实现全市38.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扶贫路上,你的背影,一路风雨一路星月。再爬几座山,再吃一些苦,为了乡亲都能够幸福……”今年初,一首咸宁本土原创歌曲《扶贫路上》在当地各论坛和朋友圈火了起来。这是一首唱给扶贫一线干部们的歌。在无数扶贫干部的尽心努力下,咸宁市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纪念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咸宁本土企业家刘红玲向咸宁各界发起邀请,同心协力制作了这首MV。

咸宁集老区、库区、山区于一体,是重点贫困地区。2014年初,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0854户、38.3万人、贫困村192个、贫困县3个。仅用了6年多时间,便实现全市38.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幕阜山连片开发地区的崇阳县、通山县、通城县也已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星星竹海

吸引90后毕业生回乡创业

“感谢老铁们的关注支持,喜欢我们家竹制品的家人们,请点击视频下方链接选购。”7日,在贺慈创办的网店上,两名主播正热情的给收看直播的观众们介绍产品,展示架上,竹灯、竹篓、竹包、竹篮、竹桌椅、竹床琳琅满目。

2019年5月,90后大学毕业生贺慈在咸安区双垅村党支部书记朱万泽引荐下,回乡创业,成立了竹艺情工作室。利用家乡的楠竹资源,请村里20多名老匠人对竹子精雕细琢,竹包、竹灯、竹蔸等工艺品和竹桌椅、竹床等家具俏销网络。由于路子选得对,贺慈的公司去年销售额已达到800万元。

双垅村与通山、阳新、大冶三县市交界,曾是省级深度贫困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4户601人。村支部书记朱万泽的头等大事,就是要把这个人均不到3分地,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山村带富,让村民老有所乐、壮有所为、幼有所养。

双垅村虽然穷得出名,但有1.38万亩楠竹。2018年,该村引进浙江老板马仁忠,在咸安区政府和湖北省武警总队的帮扶下,建成年消化楠竹9000吨的拉丝厂,招聘10名贫困人口在该厂务工,间接带动300多人务工增收,群众当年增收4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

拉丝厂生产的废料堆积成山,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朱万泽和两名工作队员远赴安徽金寨县取经——用废料做竹炭。办起年产2000吨的竹炭厂,不仅解决了本村的废料,还消化掉周边乡镇多个拉丝厂的废料,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

“再也不要儿子给生活费了,在竹厂做卫生每月工资1600元,空闲时加点班来数下竹签,每月又可挣1800元。”在双垅竹加工厂,15组70多岁的罗和村高兴地说。

依托万亩竹海,该村目前一年集体收入达64万元。

千年瑶乡

旅游旺季村干部客串导游

“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循着热情奔放的歌声望去,一支穿着瑶族盛装的队伍正在瑶望千年广场上表演拍打舞,整齐的动作,铿锵的音响,引得外地来客饶有兴致地拍照欣赏。

药姑山下的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自古为瑶汉杂居之中心,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少,有药姑瑶池、湿地公园、瑶望千年广场、瑶乡大药谷、东壁听溪、一线天瀑布等50多个主要景点。截至去年底,“中华古瑶第一村”开园整整满一年,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

因游人太多,村委会副主任李丹经常化身导游,将瑶祖故里介绍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李丹形象生动的讲解下,一件件精美的瑶族服饰和器物仿佛有了生命。

在多面手李丹的身边,还有一群新生代。年轻的瑶乡媳妇刘英大展魄力,领着全家人开民宿,卖药膳,垦田地,种药材。外号小虎牙的思思,和小伙伴们负责药姑山风景区的推介。直播带货,卖风景卖土产,能歌善舞,才艺表演说来就来。

“以前养猪又脏又臭,辛苦一年只挣千把块钱,现在收拾自家房前屋后,开家饭店旅馆,一天就有1000元的收入。”说起如今的生活,内冲瑶族村一组脱贫户胡梦保的儿媳妇满脸笑容。胡梦保一家6口有两个残疾人,打工无地方,致富无门路,在政府的帮扶下,一家人开起了瑶乡饭店旅馆,生活从此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个曾经落后的村落,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许多村民开始办起餐馆、民宿、小超市、旅游小商品摊点,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原来全村342户有201户是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原来村集体经济为零,去年算上与旅游公司的收入分红,村集体经济已达到45万元。”内冲瑶族村支部书记胡金文介绍。

万亩茶园

龙头企业带富赤壁五千茶农

初春时节的赤壁,俄罗斯方块小镇的茶园碧绿起伏,漫步在羊楼洞明清石板街,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工人们正紧抓生产,生产线24小时连续作业,一分钟可出产8片茶砖……”6日,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陈军海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赵李桥茶厂已源源不断输送出42万吨边销茶。

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的湖北赤壁,产茶历史悠久,茶资源丰富,是欧亚万里茶道重要源头。依托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文化基础,越来越多的赤壁村民加入了茶产业发展大军中,其中有赤壁新店镇花亭桥村5组村民郑先军。

此前,年过七旬的郑先军和老伴靠着种植“一亩三分地”养家糊口,年纯收入仅3000元。种了百余亩茶后,老两口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然而,郑先军起初的经营并不顺利,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茶叶滞销严重,因管理不到位,茶园杂草丛生,茶叶产量也连年下降。他又急又恼,一度有了放弃的念头。

直到四年前才迎来了转机。2017年,咸宁市启动“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爱心企业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与花亭桥村开始结对帮扶。为了解决茶厂的销售问题,赵李桥茶业公司直接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其茶叶,同时,公司还向郑先军提供肥料、茶苗和种植管理技术,渐渐地,郑先军的茶园兴旺起来。

“种植大户遇上龙头企业,不仅给个人带来收益,更是让全村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让一些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把贫困帽子摘了。”花亭桥村干部介绍,花亭桥村是赤壁市2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有776户4000余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15户400余人。在赵李桥茶业公司的帮扶下,2020年底,全村成功脱贫摘帽。

截至去年底,赤壁市茶园总面积达16.2万亩,茶叶总产量达4.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47亿元,带动从业人员3.5万人和5000多户茶农增收脱贫。(成昱勋 胡剑芳 钟钰 童金健)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