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小、分布散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重点。16—17日,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现场会在泉州举行。会上,福建省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各自辖区内小作坊监管工作经验和做法,总结交流小作坊监管工作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泉州市将小作坊升级改造、集约发展、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小作坊转型升级,扩大了产品影响力,让小作坊告别“小散低、脏乱差”,朝着“小而精、特而美”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泉州市小作坊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探索“统一管理、集中生产”模式
16日的午后,天气晴好,记者跟随此次参会的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走进位于晋江龙湖镇的来旺良品堂,现场观摩泉州市部分小作坊的规范提升工程。现场,4名面线师傅正在忙碌地晾晒闽南特色食品手工面线。记者了解到,此地集中了诸多闽南古早味小作坊,这些小作坊集体向游客展示透明生产车间,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参观并体验包含桔红糕、润饼、肉粕、风吹饼等手作闽南古早味。
“手工面线、猪肉粕、麻粩、蒜蓉枝等古早味寄托着诸多闽南人的乡愁,这些传统的手作闽南古早味小吃多是出自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晋江来旺良品堂相关负责人洪一博向记者介绍,生产这类古早味小吃的小作坊由于规模小、生产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
目前,泉州市正积极探索“统一管理、集中生产”的小作坊监管模式,这一模式是依托一个载体,结合辖区实际,引入先进生产设备,然后将各具特色的小作坊集中在一起生产,最后逐步实现小作坊生产由少数个体向行业规范提升的转变。
洪一博介绍,公司以“小作坊+民俗文旅”形式试点小作坊集聚生产,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闽南传统民俗特色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区,采取招商入驻的方式引进小作坊进行集中生产。公司将整个集中加工区分为仓储集中区、生产加工区、统一外包区、集中检验区以及文旅体验区,同时引导生产各种闽南民俗传统食品作坊向园区集聚,做到统一品牌、统一贮存、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检验、统一外包、统一销售、统一治污。
据介绍,在集中加工区引入闽南民俗文化旅游元素,做到既有作坊制作等传统民俗文化元素观赏,又兼具实际作坊制作文旅体验,将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式小作坊,形成较完善的特色产业链条。
小作坊创新模式“遍地开花”
“小作坊+民俗文旅”结合的做法只是我市探索小作坊集聚生产模式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为了促进全市众多小作坊进一步向有序、规范、健康发展,当前,我市还探索“小作坊+农业合作社”、“小作坊+电商”等创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惠安县黄塘镇,针对原先分散在村落传统米粉作坊“脏乱差”的问题,当地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搬迁、统一治污,集中建设“苏塘”米粉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加工区在保留15家米粉作坊独立采购原料、独立生产加工、独立包装的基础上,逐家对米粉作坊进行条件改造、布局优化、管理提升的指导。同时,鼓励成立联合的农业合作社,统一产品出厂检验,统一开展加工区道路、立面及周边环境改造,积极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用足用好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提升了小作坊集中加工区整体管理水平。
在丰泽区华大街道,针对新浦社区周边龙眼果林基地荒废及当地有龙眼“焙干”传统工艺的状况,社区居委会利用集体用地搭建龙眼干集中烘焙基地,统一建设晒场、二次烘干设施,统一建立包装贮存区,为农户加工提供规范、便利的服务。同时,该基地还拟建立统一的销售渠道,与相邻的农业基地紧密合作,利用该农场现有的电商平台,打通基地产品销售电商通道。此外,基地还兼具零散农户蜂蜜、盆景制作展示等农事活动,营造以农事体验、乡村野趣为主题,融体验、教学、娱乐为一体的产学基地,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特色食品小作坊转型提升,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
治理监管+帮扶提升
据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小作坊治理监管工作,将规范发展地方传统作坊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等战略决策部署,努力破解小作坊“不好管”和“管不好”的难题。结合不同业态、不同主体和不同经营方式,泉州市对于不少小作坊实施“一品一策、一坊一策”,开展“区域集中、精品示范、旅游展示、品牌创建”整治提升模式,探索具有泉州特色的小作坊治理监管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提前介入指导等方式,帮扶符合条件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规范生产工艺,并及时为其办理核准证书,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对于生产条件较好、产能规模较大的小作坊,鼓励和引导其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
持续5年的小作坊分类整治,泉州市累计关停取缔食品作坊156家,规范核准小作坊357家,打造精品示范食品作坊54个,转型升级为企业的食品作坊有18家。数据显示,泉州市小作坊食品的两年监督抽检批次合格率达99.75%,小作坊生产经营状况有了很大改观。(陈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