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苏州一位消费者吃出“474万元的天价火锅账单”上了微博热搜。店家对此回应称,消费者在微信群里分享了点单二维码,导致有好事者恶意点餐,最终促成了一份“天价账单”。
虽说最后店家只按照顾客实际食用的菜品来结算,消费者和门店都没有损失,但“天价账单”也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当传统的面对面服务被数字化以后,如何在商业、消费领域用好高新技术,同时避免被科技双刃剑所伤,这值得深思。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二维码已遍及我们日常生活周边。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天价账单”就是一例,假如没有“可以被他人恶意点餐”的漏洞,也就不会出现几百万元的火锅账单了。如果“被点菜”的数量不多,顾客又不仔细核对,岂不是会莫名其妙花了冤枉钱?而一旦点单二维码被竞争对手所利用,更容易造成混乱。此外,有的商家还要求顾客扫码点餐的同时关注公众号、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也可能导致信息泄露。
这些都警示商家,并不是有了新技术的支持就可以高枕无忧,在支付更便捷的同时,如何保障支付安全、消费安全,仍是重中之重和底线所在。针对扫码点餐的一些弊端,比如操作复杂、对上了年纪的人不太友好等等,商家还要多花点心思,推出更好的服务,根据食客的口味、需求推荐满意的菜肴,这些都是二维码点餐目前还做不到的。 ( 刘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