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石阡县聚凤乡指甲坪村的后指甲坝区,山间宽阔平坦大坝上,翠色苍苍、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玉米苗整齐排列成行,为宁静的山村平添一份亮色。
“老人家,豆子种得太稀了,还要再密一点。”石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小敏走进地里,蹲在玉米行间,向村民讲解种植技巧。
一旁正在点播豆种的村民李文慧说:“以前我们也在玉米地里套种过大豆,种太密了产量低收成少。”数十年的种地经验让她对吴小敏的说法产生怀疑。
今年,石阡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后指甲坝区作为该县4个示范点之一,示范种植了500亩。
“我们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传统的种植方式不一样。”吴小敏耐心讲解,“玉米、大豆的行距和株距,都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科学制定的。”
“那种得太密了,会不会影响产量?”李文慧问。
“我们之所以推广这种种植技术,就是为了提高产量,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大豆,确保收益不降低。”吴小敏说。
所谓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即在原有玉米种植基础上,采取带状套种方式提升土地效率和粮食产量。
“我们按照扩行、缩株、保湿度的方法,实行2行玉米加3行大豆的套种模式,如此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单产将在之前基础上提高10%左右。”吴小敏说。
早在5年前,该县就尝试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方法,并取得良好成效。今年全国主推这一种植技术后,石阡开始在全县推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石阡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结合实际计划在全县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19万亩,打造4个县级示范点、75个乡镇示范点。
改变的不仅是种植技术,惠民政策、发展模式、耕作方法等也与往年不同。“今年政府免费提供玉米、大豆种子,还提供肥料农药等物资,为我们省下不少开支。”李文慧对此感触深刻。
在发展模式上,石阡建立政府主导,多种生产主体参与的模式,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种植,统筹规划散户种植相对集中连片。
指甲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后指甲坝区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此外还有10多户散户集中连片种植了200多亩。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算,大豆玉米一亩收益至少在2000元以上,200亩地将给村集体经济带来40多万元收入,即便减去成本也还有很可观的利润。”指甲坪村村委会副主任李熙乾说。
此外,今年石阡县购置了7台大豆玉米联合播种机,并在全县创建6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播种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该县还选派优秀农技30人组建6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小组,采取县、乡包保示范片方式落实县、乡农技人员全程蹲点技术指导服务。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既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更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了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石阡县相关负责人说。(杨聪 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