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挖生姜、摘下块茎、洗净杂质、打包装车……田地里,一垄垄鲜姜整齐有序地摆放着,清香味扑鼻而来。
“我们今天采收了5吨多生姜,都是发往重庆的订单。基地每亩产量约5000公斤,平均亩产值达3万元左右。”大树林村生姜基地负责人郑昌洪介绍。
据了解,水尾镇土壤肥沃松软、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生姜。为带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水尾镇因地制宜,今年年初在大树林村示范种植200亩白姜。
白姜俗称洞姜,因采用挖洞的方式种植而得名。与传统种植方法不同,洞姜的每个洞相对独立,利于防病,种植的生姜品质佳、产量高、效益好。因此,该镇大力推广生姜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我们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推广种植生姜,计划到明年种植面积达到400亩左右。”水尾镇副镇长田涛说,将逐步引导当地的菜农参与到生姜种植上来,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洞姜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年初种植后,直到当年10月至12月才开始采摘上市。基地从栽种到采收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用工,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需要30到40人采收。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每人每天的工资从80元到200元不等。”郑昌洪说,由于工资现结,群众来生姜基地务工的积极性很高。
大树林村村民李昌花,由于在家照顾小孩没有外出务工。自村里建立生姜基地后,她便成为基地的一名工人。
“今年过完年我就来这里干活了,一个月工资有3000余元。”李昌花说,在生姜基地既能挣工资,又可以照顾家,很不错。
大树林村村民陈金国一直在生姜基地务工,他计划明年种植10余亩生姜。
“我一直在村里的生姜基地干活务工,每个月有4500元工资。还学到了不少种植和管护经验,看着生姜产业非常好,我准备明年自己种植。”陈金国说。(何晓燕 李昌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