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山镇文社村,今年42岁的贫困户陈大吉尽管跛着脚,但每天都要到自己的瓜地去查看一番。由于家人患疾,自己又在年轻时摔断了腿,过去,陈大吉索性“破罐子破摔”,成天泡在老爸茶店,是村里出名的贫困户,年逾40也没哪家姑娘愿意嫁进门。
2017年,文社村党支部主动提前联系好销售渠道,并为陈大吉争取到农资补贴,鼓励他试种南瓜。靠着这批南瓜,陈大吉一举赚了3万元。第一次看到那么多钱的陈大吉顿时来了劲,又贷款养羊、种豆角,光是年初头一茬的豆角就让他净赚了10多万元。欠债还清了,手里宽裕了,精神面貌好了,今年2月,“脱胎换骨”的陈大吉娶上了媳妇儿,“真正感到生活有了奔头。”
“要让牛多在坡上溜达,这样它们才能长得结实”“碰上小病小痛的,它们会自己找草药吃……”在加乐镇北统村的小山坡上,通过养牛脱贫的陈元雄一把卷起手中的草帽,一边慢悠悠地扇着风,一边兴致勃勃地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自己总结的“养牛经”。
2018年,陈元雄在党支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指导下,用扶贫贴息贷款买下了9头黄牛精心喂养,“卖了3头,还清了贷款,剩下的都可以拿来赚钱了!”
澄迈通过党建引领,实施各项扶贫政策措施,帮助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路”,摘下了“贫困帽”。在澄迈县“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上,接受过扶贫技能培训的贫困户王强在用工合同上郑重地摁下红指印,“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元呢”;在爱心扶贫集市上,贫困户李开福一天就卖出了100多斤自家种的番石榴,“价格稳定,销量也好”……
今年以来,澄迈县向266户贫困户奖励产业发展资金43.74万元,发放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奖补337.69万元、贫困劳动力交通补助19.5万元;安排就业扶贫公益专岗532人,确保每个零就业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建立1个就业扶贫基地和11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9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陈超 习霁鸿 李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