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南县地处洞庭湖冲积平原,素有“鱼米之乡”和“洞庭明珠”的美誉。然而,这里也曾因为粗放式发展导致水体污染,住在“水窝子”里的南县农民甚至遇到“没水喝”的困境。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叮嘱湖南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湖南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扎实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及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身处洞庭湖腹地的南县,在阵痛中探索出一条“靠水吃水”的新路子,“鱼米之乡”再现活力生机。
治理水体污染 湖区生态“活”起来
在南县境内,河渠纵横,湖塘密布,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房前屋后都是清水,祖辈从沟渠里舀一瓢水直接饮用,是老一辈南县人的集体记忆。然而,“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断代,2000年身心受害”。这首打油诗的流传,成了南县水域被污染的写照。
一泓清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
“我们童年时看到的湖区自然面貌,就是现在洞庭湖治理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铿锵表态,沿湖采砂、畜禽退养、围网养殖等污染之源该停的停、该退的退、该关的关。
2016年,南县出台了《南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截污管网收纳、河网水系畅通、源头污染控制、联动综合执法,力争主要河道的水质和河道环境得以改善、南县境内河流湖泊水质达到Ⅲ水质标准的目标,开展了以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等为抓手的十大重点工程。
为了还一湖碧水,2017年,南县关停了全县最大的家禽养殖基地。南县乌嘴乡港口村的村民,过去走路都捏着鼻子,只得一直上访。现在村民感叹,沟坎里的水变清了,终于可以放肆呼吸了。
2018年,南县开启了历时半年多的“清网行动”,全面拆除矮围、网围。在南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等部门的协作下,全县共出动水陆挖机(推土机)124台次、大(小)船只66艘、机械设备155台次、劳动力1248人次,掐断了污染源,拆出了新气象。现在的南县,一汪汪碧水里倒映着蓝天,成了一幅幅风景画。
告别低效养殖 “水稻+”产业旺起来
靠水吃水,住在洞庭湖腹地的农民一直以种植水稻、养殖水产为业。然而,过去的生产,都是围着产量转。用一直从事水产的南县金鳞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建的话来概括,传统养殖具有“三多四高”的特点:饵料投入多、药品投放多、排泄物排放多,高密度、高投入、高风险、高污染。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投入并没有换回相应的高效益。种养效益的低下,导致越来越多的农田荒废、鱼池淤积。
2014年12月,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南县要怎么转、怎么调?2015年,在尝试将水稻和小龙虾共养后,南县农民突然茅塞顿开。
南县是淤积而成的平原,有60多万亩的低洼田,单纯种水稻容易被水淹,而在低洼田周围开沟蓄水,开展稻虾共养,正好解决了地势低洼的“烦恼”。
稻虾共养的生态账、效益账一算也很明了:水稻与小龙虾共生共养,虾为稻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稻虾的病害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了50%以上,形成了绿色、环保的生态农业模式;而一亩稻虾田平均效益可达4000元,低洼湿地变成了“效益高地”。
“该退的毫不手软,该扶的要不遗余力。”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南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上资金,支持小龙虾种苗繁育、品牌培育与推广、产业招商配套项目等,并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广大农民参加。今年来,重点加强“七大工程”建设,包括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龙头加工企业培育引进、质量溯源体系建设、产品研发提升、品牌打造与氛围营造。
“稻虾之恋”形成“稻虾之链”:小龙虾从育苗、养殖、加工、物流、餐饮、旅游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稻虾米产业也已做大做强,良种、良田、良法、良品的“四良”配套种植、加工链条让南县稻虾米的身价翻了数番。2018年12月,27款南县“稻虾米”亮相在香港举办的2018年亚洲农产品展,吸引了众多客商。5家香港经销商与南县米厂签订了200吨“稻虾米”采购协议。
稻虾产业如火如荼,目前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南县没有因此满足,这两年又开始瞄准“水稻+”来做文章。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被高效的“稻+龟”“稻+鳖”“稻+蛙”等模式取代。在综合种养的基础上,不少企业还玩出新花样,乌嘴乡罗文村的“龟趣园”里,游客可以体验到龟主题的亲子活动、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户外拓展等多项体验式服务。
不再风雨飘摇 渔民上岸富起来
对于湖南省南县来说,今年秋天又是一个沉甸甸的“丰收季”。就在这个10月,南县的湖南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将代表南县稻虾米产业赴美国领取2019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这两年,南县收获颇丰:2017年,“南县小龙虾”获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南洲稻虾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虾稻米之乡”。
目前,南县共有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400多家,稻虾产业从业人员达12.8万人,1.5万多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稻虾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南县的小龙虾还为当地渔民找到了一条转产转业的新路子。成立于1975年的县渔业大队,几十年来,渔民常年漂在洞庭湖、长江流域,吃、住、行都在船上,日晒雨淋,生活艰辛不挣钱不说,有时遇到大风大浪安全都没有保障。为了保护洞庭湖和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2009年,湖南省开始实施洞庭湖渔民上岸定居工程。
渔业队队长刘四清利用会织渔网的技术,开办了捕鱼网具的小作坊。好景不长,不久后,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原农业部对将大小鱼类一网打尽的深水张网等捕鱼工具进行取缔。一筹莫展之际,小龙虾产业在南县兴起。多年的经验让老刘灵感来了,经过摸索,老刘将深水张网的网眼改造成了网目更细,能够自动“捕大放小”的新型捕虾工具——地笼。
2018年,刘四清发明的“选择性捕虾地笼”申请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而一条“地笼”为上千名渔业队队员转产转业找到了新路子,南县茅草街镇成了全国有名的地笼制造小镇,生产的地笼远销马来西亚和非洲各国。
曾经经常偷偷捕鱼,和县渔政执法大队玩“猫鼠游戏”的渔民刘定凡,如今把地笼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了名副其实的“牛百万”。风云飘摇的日子久了,刘定凡经常半夜惊醒。刚住进三层楼的大洋房时,他还怀疑这不是真的。
一位老渔民成了拥有专利的“土专家”,一个曾经被取缔的渔具成了新型捕虾工具,一条“茅草街”仅生产地笼一年产值达到10亿元。过去的“水窝子”,如今变成了“聚宝盆”。在绿色转型的理念指引下,更多的传奇将在洞庭腹地南县创造。(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