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于9月9日至1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国际粮食减损大会。”9月7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大会将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为主题,有助于凝聚国际社会在粮食减损方面的共识,构建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良好氛围,增强疫情下世界粮食安全韧性。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情。实现粮食安全需要‘加法’‘减法’一起做。‘加法’是千方百计增产,‘减法’是千方百计节约和减损。”马有祥表示,粮食生产需要水、土、肥、药、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因此,节粮减损就是节约珍贵的水土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消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有祥指出,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粮食供应链遭受冲击、价格上涨、供给趋紧,世界粮食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据联合国报告,去年全球至少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是近五年的新高。所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意义更加凸显。
此外,节粮减损既涉及到生产、收获、运输,又涉及到仓储、加工、销售;既涉及到供应,又涉及到消费;既涉及到设施装备技术,也涉及到思想观念传统;既涉及到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也涉及到国际贸易,涉及范围非常广。因此说节粮减损是系统性工程、国际性工程。
我国该如何促进全球粮食市场稳定发展?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回应称,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分享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和实践,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隋鹏飞表示,重点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通过实施对外援助和农业“南南合作”等,已经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近10万名所在国农民受到了培训。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推动提升国际粮食减损技术支撑能力。多年来,中国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8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以及2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500多份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共建了170多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育种、农机、植保等领域持续有效地开展了大量工作。
三是加强政策协调。从全球层面推动粮农治理能力,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围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减损能力设置议题,推动各国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共识。(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