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本报两会记者李涛 郭敏)食品是人体获得所需能量和营养素的最主要来源,在保障人民健康、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孙宝国委员介绍说,食品与健康关系紧密,通过改良膳食可有效预防绝大部分非遗传性的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并延缓相关遗传性疾病的发展。对健康型、营养型饮食的追求已逐步成为现代人的主流饮食观念。
与国外相比,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模式,有中医养生的健康理念和实践。但我国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孙宝国委员认为,首先食品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有待突破。我国食品营养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营养与健康因子作用机制不明确,特别是缺少针对中国传统食品和中餐的营养与健康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符合中国人群的膳食营养健康大数据资源匮乏,膳食营养干预基础研究薄弱,食品产业向营养健康型发展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关键核心技术。
其次,国家布局的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高水平创新平台缺乏,不能有力支撑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面对国家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重大需求中的诸多问题,必须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持续研究,提升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高品质生活特别是生命健康的需要。
为加快提升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孙宝国委员提出3点建议:一是加强统筹部署,加大科技投入强度。明确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目标需求和重大任务,优化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加大对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中国传统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基础研究要持续支持。
二是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汇聚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优势力量,组建集中研究国人营养需求和代谢机制的科技创新实验室,打造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科普。广泛开展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的科学水平,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