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山西省从源头上控制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结合省食品产业特点,重点在六个方面狠抓食品安全。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据介绍,山西省是食品生产小省,品种多、规模小、产值低,安全风险大。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2966家,小作坊5696家。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媒体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醋和保健食品等食品生产企业,我们重点抓了6个方面的工作。”
年初,山西省通过企业自查、日常检查、飞行检查、体系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建立了企业自查、报告、治理和基层监管、督办、销号全过程闭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努力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确保不发生安全事件。
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风险进行风险分级,山西省实施风险动态管理,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率达到100%。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合理确定监管频次,由市县局规范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上半年,全省日常监督检查2499次/家,夯实了全省食品生产安全的基础。
飞行检查是对食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的一种形式,事先不通知被检查企业。山西省以国家抽检通报不合格的食品生产企业、投诉举报或媒体曝光有问题的企业为重点,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组织开展飞行检查。上半年全省飞行检查84次/家,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是对企业生产规范操作的全面“体检”。3月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致函各市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征集遴选食品营养、检验、临床医学、药学等领域专家,全省约有200余名在相关领域工程师以上专业人员报名,通过遴选,目前已建立了80余人的专家库,为开展保健食品体系检查夯实基础,同时也为全省食品生产安全监管领域检查员队伍建设做好了人才储备。
为着力提升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科学防范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两节”“两会”期间全省食品安全,在全省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共出动食品监管人员4813人/次,检查企业1874家/次,发现整改问题255个,确保了“两节”“两会”食品生产安全。
《食品安全法》明确指出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把今年确定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对照涉及食品生产方面的多部法律法规和标准,梳理出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20条”,为今后开展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