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农业农村部

科技助力藏区牧民脱贫致富

2019-07-02 14:07来源:新华社编辑:小可
  

  “以前这东西是废奶渣,现在变成了‘金疙瘩’。”卓玛热旦指着自家院子里晾晒的奶渣说道。洁白的奶渣在太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过不了几天,这些奶渣就会晒干变成“曲拉”,装满一个个编织袋送进当地企业的干酪素生产车间里。经过提取加工,“曲拉”又会变成干酪素,被企业销往世界各地。
  
  “曲拉”是藏语译音,指牦牛牛奶提取酥油后的副产品——奶渣,以前草原上的牧民们打过酥油后,剩下的废料要么倒掉,要么晒干做成“曲拉”。“曲拉”仅仅是牧民日常食用品或牲畜初春补充的饲料,每公斤市场价才1.2元。而干酪素是一种牛乳提炼产品,具有良好的黏合、成膜、光亮、乳化、稳定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工业、皮革工业、纺织行业以及各类保健食品、医药、饮品中,国内外市场需求非常大。
  
  卓玛热旦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盖曼玛乡美武村的牧民,他家以前靠种地、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致富手段匮乏。他从没想过自家的废奶渣有一天能变成“金疙瘩”。
  
  2003年的一天,甘肃华羚乳品集团公司的技术员在草原上找到了正在放牧的卓玛热旦。“他们说要收我家里的‘曲拉’,我当时想这东西要了能做啥。”没想到自此之后,隔三岔五就有人上卓玛热旦家收购“曲拉”,并且告诉他这些“曲拉”收回去可以在工厂里加工成干酪素卖钱,让他多做一些。
  
  从此像卓玛热旦一样,甘南州更多的牧民加入了为华羚公司提供“曲拉”的行列。草原上的“曲拉”立刻身价倍增,价格由最初每公斤1.2元上涨到最高时的每公斤53元,增长了43倍。
  
  卓玛热旦给华羚公司提供“曲拉”已有十多年了。“这些废奶渣给我们家的帮助可大呢,现在一年有一半收入靠售卖‘曲拉’。”卓玛热旦每年给华羚公司售卖500公斤“曲拉”,可获得纯收入1.5万元以上。
  
  为了更好地生产“曲拉”,卓玛热旦家里专门添置了一台机器。“机器制作出来的‘曲拉’比手工打酥油生产的质量要好,也能卖个更高的价钱。”卓玛热旦说。草原上每个提供“曲拉”原料的牧民几乎家家都买了机器,以便更好更快地制作“曲拉”。
  
  据了解,截至目前,通过收购“曲拉”生产干酪素共带动甘南州牧户2.95万户,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户。
  
  目前,甘南州已成为全国的曲拉交易中心,交易量占86%,也成为我国牦牛乳系列产品的主要研发、生产、销售聚集地。(胡伟杰)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