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我国将迎来首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尊医重卫,共享健康”。医务人员是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在2016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大医务人员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力军,要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去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一件载入中国医疗卫生史册的里程碑事件,不仅是鼓舞和激励,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不同地域、学科、层级的医务工作者,了解他们的收获与困惑,倾听他们的心声与畅想。
“医生需要一锤定音的勇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民风淳朴,百姓认为医院是神圣的地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备受患者认可。该院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张延林在这里工作了25年,每天都在争分夺秒抢救危重患者,面对生死博弈。
张延林记得,几年前,有个15岁的中学生,被水果刀刺破腹主动脉,造成严重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一般这种大出血患者撑不到医院就没命了,所幸这个孩子送来时还有血压、脉搏。但是因为没有家人在场,意味着无法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早一秒手术就多一分生的希望,重症医学科和血管外科的医务人员共同决定马上救人。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已经失血3000多毫升的中学生终于转危为安。”张延林的语气里满是欣喜。
“如果因为没有家属签字而没有及时手术,导致孩子死在手术台上,对我们将是巨大的打击。出了问题也可能会‘吃官司’,但在医生心里,生命永远高于一切。” 张延林说,况且,这里执业环境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我们愿意冒险一试。能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是作为医生的骄傲和欣慰。但医学有局限性,有些时候明明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无力回天,绝大多数患者家属也能理解医生,知道我们尽心尽力了。
在张延林看来,医生不仅要医术高明,还要真心对待患者,将心比心,让患者感受到医生和患者是站在同一战线的。
“医生在决策时,需要经验积淀,更需要一锤定音的勇气。应该鼓励医生敢于出手救人,给医生探索的空间,患者将是最大的获益者。这是医生的心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刘勇说。
“比如,经食管超声能直接看到细微的病灶,极大提高治疗的准确度,但高龄患者使用会有出血、发生心脏意外等风险。如何使用、敢不敢使用,非常考验医生的技术,更考验医患的配合。如果社会公众对医生和医学的认识过于片面,医生就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在使用新技术、新疗法的临门一脚时就会犹疑不决,这样非常不利于医学发展和对患者的救治。”刘勇说。
刘勇告诉记者,在他报考大学时,填报的所有志愿都和医学专业相关,后来也如愿以偿。“在任何国家,医生的工作都是相对艰辛的,年轻医生和医学生们应有思想准备,要具备沉稳的性格、一定的奉献精神,愿意常常去关心和温暖他人。希望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推动形成尊医重卫的氛围。这不仅仅是为了医生,更是为了增进医患信任,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环境。希望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为医护人员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才能让尊医重卫真正落在实处。”
“我的孩子觉得爸爸工作很辛苦,没有太多时间陪他。但他更会骄傲地告诉同学,他的爸爸是医生。”说到这,刘勇眼神里透露着骄傲。
“最触动内心的是信任”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晓惠从医26年里,遇到过太多急危重症病例。
今年6月26日,首儿所心血管内科病房正要开始教学查房,李晓惠突然接到会诊请求,急诊科刚刚收治一名怀疑暴发性心肌炎的患儿。综合心电图检查、向家长详细询问病史、床旁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等因素,患儿的暴发性心肌炎得到明确诊断。首儿所立即启动危重病人抢救预案。在临时起搏器的作用下,患儿逐渐恢复了组织灌注,口唇逐渐红润,肢端渐渐转暖。
然而,对于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安装临时起搏器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心血管内科病房里,医护人员每4小时评估一次病情变化,实时动态监测,及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终于,9天后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都在逐步恢复。
据李晓惠介绍,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最严重最凶险的一种,死亡率高达50%以上。此次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达到20名,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在这个过程中,最触动医生内心的,是患者家属对医生的信任。所以当我觉得辛苦、疲倦时经常会反问自己,别人的生命之托自己是不是能承受得起?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进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给每一位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李晓惠说。
“产科的特点就是突变多,随时会出现紧急情况,这就要求医生心稳手快,果断处置。只有当听到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紧绷的神经才会放松,也才会感受到无法言说的幸福。”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何晓春看来,妇产科是给人带来希望和幸福的科室。
一次,一位孕妇正常分娩后,没有征兆地突然出现羊水栓塞,刚下手术的何晓春立刻冲进手术室持续抢救了十几个小时,产妇脱离危险已是第二天凌晨1时。何晓春疲惫至极地回到家,刚刚准备躺一会儿,电话又响了:“病人又开始出血了,你赶快来吧!”何晓春冒着大雨冲回医院,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医生干久了,每到年底,想想这一年自己又迎接了那么多新生命,成功抢救了那么多患者,就觉得特别欣慰。”何晓春说。
“一次援藏,终生难忘”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许多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完成对口支援工作,或者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作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医疗技术人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董伯岩来到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进行医疗技术对口帮扶。一干,就是5年。
2013年8月12日是董伯岩到昌都地区人民医院上班的第一天。就在这天清晨5时23分,昌都地区发生6.1级地震,造成4个县受灾,需紧急组建医疗队。董伯岩等5名援藏医生听闻,齐声请求第一批奔赴灾区。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决定由董伯岩作为副总指挥,带领由当地医护和援藏专家组成的14人医疗队,即刻出发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左贡县。
冒着地震造成的落石和塌方,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医疗队员翻越海拔5000米的加格拉山。当他们距震中还有20公里时,路断了。医疗队员只好背上药品、器械,徒步8个小时,到达海拔3950米的震中——左贡县田妥乡沙益村。顾不上休息,队员们在不断发生的余震中挨家挨户查找伤员。接下来的每天,都是冒着余震和塌方的危险,一个个村子巡诊排查,摸清了2个重灾区田妥乡和仁果乡的人员受伤情况,及时上报指挥部,并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与防疫工作任务。
来到西藏能干什么,走的时候又能留下什么,是董伯岩最关心的。4年前,董伯岩发现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有几台呼吸机,由于缺乏使用经验,长期闲置,于是便利用这些设备带着当地医护组建了昌都地区第一个重症监护室。同时,他还组织援藏医生为当地医护讲课培训,组织昌都地区首次大型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利用互联网远程技术提高边远地区的救治能力,从理念到实践,一步一步探索完成。
“一次援藏,终生难忘。”董伯岩说,援藏是一名医生神圣的使命,让自己有了一次难得的检验和锻炼机会,使生命得到升华。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沈洪教授的另一个身份是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该专业委员会由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十位专家组成,主要从事智能疾病诊断平台的研发工作。“基于临床专家丰富经验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可以有效弥补基层医生经验不足、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的现状,帮助实现分级诊疗,并能建立动态疾病健康大数据。”沈洪说。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先后在河北、江西革命老区开展公益活动。井冈山市神山村村医张永忠在掌握智能诊疗技术和方法后,深有感触地说:“智能技术解决了我过去不敢触碰的难题,也使我随时可以得到大医院专家的指导,山民不出村就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他们满意了,我们就开心”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主任刘继霞执业生涯中最难忘、最感动的记忆大多来自患者。“有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家离二级医院并不远,但他每次只找我看病。”刘继霞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老人告诉我,因为社区医院更方便、更体贴、更了解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的根源,每次用药都能很快缓解病情。这让我收获了很多患者的信任和依赖,深深感受到医生这份职业的神圣使命感。”
“上世纪90年代刚参加工作时,我们经常拎着心电图机、黑白B超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为居民测血压、建立健康档案。”如今,刘继霞开始转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及慢病管理工作,她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尝试慢病管理模式创新。
对此,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游望也深有同感。“社区医生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能不断创新探索,找到居民最想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个地区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找到当地居民的共性问题,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促进服务。
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刘硕从事的是口腔保健工作。“我的工作并不尖端,主要是给老人补补牙、洗洗牙,讲讲口腔健康知识。我们到幼儿园给孩子们做窝沟封闭、氟化泡沫,帮孩子预防龋齿,告诉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即便很基础,但是需要耐心和专业。尤其对老人更要有耐心,一个问题讲6遍~7遍,专业名词要通俗易懂,他们满意了,我们就开心。我们是医学科普非常重要的力量。”刘硕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要为青年大夫留下些什么”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不仅是为了完成当前的医疗任务,更要不懈努力地做好传承,把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递到下一代医生手中。这样,才能让青年医生有更高的起点、更丰富的资源,有机会与全球医学精英去竞争,去建设全球最好的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栓中心主任荆志成这样讲述他对医学传承和临床科研的理解。
阜外医院创始人吴英恺在60岁时,自费印刷《高血压防治手册》,在阜成门外大街上向路人发放。当被年轻医生问及为何这样做时,吴老说:“我即便每天做手术,做一辈子,能救的患者数量也有限,但如果摸清了中国高血压规律,以预防为主,从源头防治,便能使成千上万的人不再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尿毒症。”正是在吴老的努力下,阜外医院陆续在全国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防治和普查上开启了奠基性工作。
程显声是第二代阜外人,他曾经在冬天带着一批年轻医生穿着棉大衣在东北农村挨家挨户宣讲肺心病防治知识。程老说:“就像邓稼先到西北研究原子弹一样,有很多无名无利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我们无比幸运地继承了前辈留下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就要最大程度为未来医学发展打下基础,要为20年、30年后的青年大夫留下些什么。”荆志成说。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邓诗武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去进修、研读专业书籍、举办继教项目。他带领的12位医生和6名心电医师组成的心血管内科团队,3年多来一起攻克技术难关。
邓诗武带领其团队在县域内率先开展了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核心关键技术。如今,这个团队又开始了“十三五”重大专项H型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科研项目,以及胸痛中心和区域心电中心的建设。
谈到未来,邓诗武充满了信心:“医院有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后,我们开始尝试心脏介入技术,让这些先进技术在基层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从事的是最光荣的事业”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康复科康复医师阮世琪今年7月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内科进修。
阮世琪告诉记者,这是她的第四次进修学习。“在大医院见到的病例比基层多得多,比如自身免疫性脑炎、皮质基底节变性等,以前极少遇到。对一些疾病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遇到有帕金森症状的老年患者会简单地认为其患有帕金森,现在对这种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见解,也有可能是继发的帕金森病……”阮世琪细数着她此次的学习成果。
“关于医生的职业发展,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所在的医院也非常支持医生的自我提升,给了多次进修机会。我能做的,就是多看书、多实践,积累临床经验,回馈患者。”阮世琪说,每次进修结束,她都会总结经验,回到基层,把学到的经验分享给同事们。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据李晓惠介绍,儿科医生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医学院过去没有儿科系,现在正在逐渐恢复。同时,为了改善儿科医生不足的局面,以北京市为例,开展了儿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妇幼保健院或者社区的执业医师,到首儿所等儿童专科医院各科室轮转,经过一年的集中培训,通过严格考核后转岗成为儿科医生。
“年轻医生的培养,除了专业技能的培训,近年来医学人文教育逐渐被提到重要位置。”李晓惠告诉记者,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教师,她在住院医师的带教过程中,格外注重人文关怀教育。结合实践,教导住院医师遇到问题首先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考虑,传授沟通技巧。
李晓惠认为,医学人文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应该在临床教学,并贯穿于医学教育整个过程,让人文关怀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医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医疗技术的同时,不断受到人文精神的浸润。
最近时值暑假,沈洪带领来自北京、山东、辽宁等地的数十名医学生,开启了“公益医学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营”。他开设讲座,告诉学生们人工智能可能为医学带来的变革;指导医学生参加构建智能医疗平台数据库的工作,观摩智临床路径数据管理平台;陪学生们跟随急救车参与急诊、观摩老师们紧急处理的规范化操作……在公益活动中,沈洪教医学生们提高沟通能力、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感受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日常,也更坚定从医的信念。“我们从事的是最光荣最伟大的事业。‘救死扶伤,大医精诚’更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毕生追求的信念。” 沈洪坚定地说。
链接:近半医生愿意子女从医
在8月19日首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健康报》社推出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师最关心的问题、对当前执业环境及收入等是否满意、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机会是否仍然愿意从事医务工作、认为患者是否理解和信任医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等。
该调查回收了700余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医生最关心的问题依次为:收入(占81.22%)、社会地位(占72.69%)、医患关系(占70.41%)、个人发展(占66.57%)、青年医生成长(占43.39%)、其他(占5.41%)。
39.54%的医生对目前执业环境满意或基本满意。30.16%的医生对目前的收入基本满意。如果有时光机,可以有机会再选择一次,35.85%的医生仍愿意选择从事医务工作。44.81%的医生同意或者愿意考虑自己的子女从医。74.68%的医生认为大多数患者能理解、信任医生。医生对未来的期许依次为:有一份能够体现劳动价值的收入(占82.93%)、医生的社会地位能够提升(占75.82%)、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占73.12%)、能力提升职业发展前景更好(占72.83%)、工作强度适当(占67.28%)、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有更好的发展(占53.63%)、其他(占4.27%)。(来源:健康报新闻频道,2018年0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