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是广东“三宝”之一,其中又以新会陈皮最为有名。近年来,新会陈皮产业大发展,除了传统的入药和煲汤,还开发出一大批陈皮新产品:陈皮酒、陈皮月饼、小青柑茶、大红柑茶……
广东省自2018年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着眼于延长、做强、优化产业链,打通农村产业“任督二脉”,园区农民收入高出当地县平均收入24.6%。目前广东全省已创建119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一县一园,“全面开花”全局推动乡村振兴。
“小陈皮”变成66亿元大产业
在广东新会,农民们已不再把陈皮柑作为水果售卖。
陈皮柑的采摘,也不再像一般的水果成熟期一次采摘完,而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涵盖了柑橘生产的几乎整个周期。四五月摘柑胎,6到8月采摘小青柑,9到10月采摘青柑,11到12月采摘大红柑,有些甚至延长到次年1月。
“这是产业化给陈皮柑生产带来的最直观变化。相比过去曾因简单卖鲜果滞销、政府号召职工购买而被称为‘支农柑’,已不可同日而语。”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农林局副局长潘华金说。
自入选广东省级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新会陈皮产业高速发展。2018年,新会陈皮柑种植面积达8.5万亩,产值达66亿元,粗算每亩陈皮柑创造的产值接近8万元。
潘金华说,产业园建设的重点就是着眼于整个产业链,哪里弱、哪里缺就补哪里。一是从源头上推动陈皮柑种植标准化、土壤管理规范化,保证优质优产;二是创新推动深加工,推出十几种新产品,连一度被视为污染废弃物的柑肉,也被开发出酵素等高附加值产品;三是培育陈皮文化,连续举办了5届陈皮文化节,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
“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发展从产品到产业,已培育出翁源兰花、梅州柚子、英德红茶和徐闻菠萝等一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品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国杭说。
创新机制,一县一园全面开花
从产品到产业,从局部布点到全面开花,从单一产业示范到三产深度融合,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补齐“三农”协调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
机制创新。产业园建设中引入企业作为实施主体,自主设计项目和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县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只负责审批项目立项和监督资金使用,省级层面实行鼓励、允许和负面“三个清单”管理,紧抓融合这个核心,着重找短板补齐产业链。
管理创新。改革财政投入方式,由层层审批下拨改为直接拨付到实施主体(企业),快速且让企业有更大自主权。每个产业园给予50亩建设用地专项指标,解决农业发展用地难问题。
科技支撑。组织专家团队一对一对接支持产业园,2018年建设的50个产业园平均每个有4个专家团队支持。
云浮市云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总农艺师麦丽芳说,以往云城区也有种植南药,但都是散小弱的小农经营。在省里政策支持带动下,以云城区南药生产试验区为基础,各方筹资2.8亿元建设南药产业园,引入了多家现代化制药企业,建立了云浮市南药研究院,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团队也入驻云浮。目前,产业园内南药种植超过10万亩。
在广东养殖大县新兴县,有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建设。温氏食品集团是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该集团研究院院长吴珍芳说:“产业园将公司和农户、地方产业发展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两年来,广东在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有119个省级产业园、55个市级产业园,还有10个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级产业园。按计划,到2020年广东省将投入100亿元,创建2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一县一园、全面覆盖的发展格局。
产业旺了,腰包鼓了
目前,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对乡村振兴的效应已初步显现。据统计,2018年启动建设的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总产值就达738亿元,新增品牌493个,带动100多万农民就业。
——种植扩大了。在韶关翁源县松塘村,村里接近一半的土地都种上了兰花,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据统计,仅2018年建设的50个产业园,就带动新增种植规模21万亩,新增养殖规模畜禽433万只、水产5.8万尾。
——人才回乡了。2018年以来,广东农业产业园已吸引返乡创业人数6930人。潘金华说,农村产业的发展,让农民看到了希望,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家从事陈皮产业。
——产业兴旺了。目前产业园内农业企业数已超过3000家,产业园主导产业产品销售额253.2亿元。
——农民增收了。根据农业部门数据,产业园辐射带动农民就业人数123万人,园区内农民收入水平高过当地全县平均水平24.6%。在梅州金柚产业园,松口镇大黄村党委书记廖建明说,每到4月,果农要把差一点的幼小果摘掉,以前都是扔掉,现在产业园引入加工企业上了柚苷提取生产线,农民卖幼小果还能每亩增收1000元左右。(车晓蕙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