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贵州
下拉

《贵州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 (2018—2020年)》政策解读

2019-03-05 14:12 来源:贵州政府网 编辑:薇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8〕93号)要求,加快破解制约我省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消费对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省人民政府决定出台《贵州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制定系列政策措施。

一、政策背景

2018年9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级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聚焦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目标任务。制定出台《贵州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和《方案》相关要求,推动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市场规律,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消费优质供给,依靠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聚力脱贫攻坚拓宽增收渠道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把握消费需求导向精准培育重点消费领域细分市场,着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不断增强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需要。

二、目标导向

文件结合我省近年发展环境条件变化、经济发展态势趋势和基础支撑,同时考虑我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和近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消费增速回落的客观实际,研究确立了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

三、主要政策措施

文件从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完善促进实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建立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优化促进居民消费的配套保障、加强消费宣传推介和信息引导等方面提出了6项重点任务、26条政策措施,体现了更好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及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着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不断增强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一)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重点细化提出7条政策措施。(1)出台实施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新一轮免签范围。加快推进旅游营地建设。办好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大会。推进生态航道、智慧航道和平安航道建设。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旅游公路投入机制。鼓励发展租赁式公寓、民宿客栈等旅游短租服务。推进错峰休假的公众假期改革。(2)有序推进文化服务领域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完善国有文化企业转企改制相关支持政策。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较强实力的网络出版服务企业。总结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经验和有效模式。支持省博物馆作为省级文创产品开发试点。推进界定文物所有权、保管权和收藏权相关工作。(3)加快制定赛事审批取消后的服务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彩票公益金资助开展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办法。制定出台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方案。引入体育赛事转播竞争机制。打造或引进一批国际国内一流赛事。加快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创建工作。(4)落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合理放宽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预留空间。实施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联合审批。制定新型健康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办法。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体系。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5)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大力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具备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建立健全养老领域“公建民营”相关规范。鼓励民间资本在城镇社区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6)健全家政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开展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推进家庭服务网点和网络标准化建设。支持依靠技工院校、民办培训机构、家政服务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等大力开展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探索建立家政服务保险制度。推动家政服务职业培训基地建设。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7)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认真落实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细化落实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区(县)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

(二)完善促进实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体系。重点细化提出5条政策措施。(1)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引导租赁消费。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国有租赁企业建设。建立健全房地产信息发布机制。(2)认真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落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标准规范。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攻关。积极申报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继续实施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鼓励开展城市停车场建设市场化运作。(3)落实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要求。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创新领跑者指标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衔接机制。积极引导居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4)加快释放网络提速降费红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商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各类应用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新发展生活类信息消费。推进网络游戏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5)高标准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型消费商圈。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推动“互联网+消费”。选择基础好、潜力大的步行街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水平。推动集特色农产品、旅游、电商相结合的农商旅综合体建设。鼓励发展民宿、乡村旅馆、青年旅馆、家庭旅馆等经济型住宿服务。

(三)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重点细化提出3条政策措施。(1)将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施范围逐步由食品农产品领域向消费品等其他领域拓展,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2)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管理能力。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开展健康、教育、体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服务认证。建立绿色产品标准体系,抓好能源、涉挥发性有机物等产品相关标准实施。(3)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贵州品牌”。提升“贵州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完善新型墙体材料推进应用行动方案和示范企业评选办法。

(四)建立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重点细化提出5条政策措施。(1)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人员档案数据库。健全完善消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公用机制。出台加快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强化“信用中国(贵州)”网站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公开功能。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机制。建立重大信息公告和违法违规记录公示制度。(3)加快建立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及其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失信企业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4)建立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机制。加强与电商平台、消费者协会等的协作,实现维权、处罚等信息互联互通。动加快个人信息保护,加大对侵犯消费者隐私权行为的打击惩戒力度。(5)统筹建设全省重要产品追溯规划体系。落实食品药品等重要消费品召回制度。加大联合监督执法力度。

(五)优化促进居民消费的配套保障。重点细化提出3条政策措施。(1)落实新个人所得税法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2)积极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居民资金需求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引导保险机构加大产品服务创新,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3)建立贵州省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定期调整发布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探索开展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工作措施。

(六)加强消费宣传推介和信息引导。重点细化提出3条政策措施。(1)实施服务消费和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统计分类,建立能够全面反映服务消费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落实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统计报表制度。健全消费政策评估机制,开展重大消费政策评估。(2)加快推动省有关部门、各地区消费领域大数据应用并实现互联互通。支持专业化大数据服务企业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合作,建立消费领域大数据分析常态化机制。(3)多渠道开展重大消费政策宣传解读。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营造绿色消费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