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河北
下拉

张贵顺:青石板上创奇迹

2019-06-05 14: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编辑:刘英敏
  

阅读提示

燕山之中,长城脚下,有一个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的小山村。群山环绕的小山村,松树林苍翠葱郁,葡萄树正在发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就是沙石峪——一个曾经遍地荒山,如今却以花果山、米粮川闻名的小山村。

这个奇迹,始于全国劳动模范、沙石峪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

60多年前,他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只有石头没有耕地的荒山上,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让家乡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先后迎来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观访问。

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临沙石峪视察,称赞以张贵顺为代表的沙石峪人是“当代活愚公”。

移山造田,劈山填涧

b950d1ca-b750-4309-a3ca-7eff5a97fc8a.jpg

张贵顺喜看满山玫瑰香葡萄丰收。 沙石峪陈列馆供图

在遵化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家里,有一块楔形石头——这块黄褐色石头上一圈圈间距不等的岩层纹理清晰排布,线条明快,非常漂亮。

“这种石头属水层岩,现在是颇受艺术家追捧的奇石,可在60多年前,这种石头却是沙石峪人难以跨越的发展瓶颈。”周国军介绍,62年前,沙石峪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削平村北两座山头开山建田,“这些碎石就是当年开山时凿下来的。”

站在沙石峪村北的山上俯瞰全村,只见青山环绕、梯田层层、屋舍点点。

“但从前的沙石峪遍山青石板、乱石岗,‘粒土赛珍珠’,全村一峪九坡十七沟,出门步步登山,连地都是悬在梁上,亩产才100多公斤,粮食不能自给。‘野菜枣枣填肚皮,数九寒天无棉衣’是当时沙石峪的真实写照。”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贫穷和饥饿仍是78岁的沙石峪陈列馆讲解员李凤忠青少年时期最深刻的记忆。

在他身后,是2009年落成的沙石峪陈列馆。这座陈列馆外部造型,从正面看构成一个“山”字,从背面俯瞰构成一个“土”字。

“‘山’,象征沙石峪人民开山填涧,‘土’,象征沙石峪人民取土造田。”李凤忠解释道。

如何把困住沙石峪人发展脚步的“山”移走,如何把孕育粮食的“土”引来,一直是张贵顺苦苦思索的问题。

1951年初,7户贫农在张贵顺的带领下,自愿办起了全村第一个互助组。互助组的乡亲互帮互助,粮食普遍增产,亩产量由上年的七八十斤提高到了150多斤。互助组增产轰动了沙石峪,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坚定态度,纷纷要求加入。

1952年9月,张贵顺带领村里36户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创办起初级农业合作社。1954年,全村农民全部加入进来。张贵顺发挥集体优势,带领群众开荒山,垒石坝,扩大耕地面积,使粮食达到自给,甚至还可以向国家交公粮。

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产生了一个在常人看来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移山造田、劈山填涧,开拓出更多耕地。

1957年12月18日,冒着凛冽的寒风,张贵顺带着乡亲们来到村北的两座山头脚下,大镐抡起,铁铲叮当,和石山展开了“白刃战”。

虽正值隆冬,但大家却干得热火朝天,夜间的任务绝不挪到白天,夜深了还不肯收工。山头劈到一半的时候,已经有几十把狗头锤砸瘦了,打秃的钢钎不知有多少根。

经过90多天的奋战,张贵顺带领大家削掉了两个山头,在山涧里垫起了5000多立方石头,从石缝、崖窝搜来的黄土有1尺4寸厚。

3亩2分——全村当时最大的一块耕地诞生了!

1958年,这3亩2分地开始播种,庄稼长出来的时候,百姓无不赞叹:“做梦也没想到啊!”当年秋天,这块土地收了800多斤玉米。这块土地被沙石峪百姓命名为“青年地”,而收割的粮食也被乡亲们称为“愚公粮”。

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

9a1f0585-7478-4290-8cb9-ec3d95d52114.jpg

张贵顺 沙石峪陈列馆供图

在沙石峪村北的山坡上,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鲜红的大字“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

这是张贵顺带领沙石峪村民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成功削平两个山头后,张贵顺又带领沙石峪村民连年开山造田。到1963年,把原有的2.3万多块土地合并成6300块,面积由原来的780多亩增加到1200亩。

他还带领群众在移山造田的基础上开始了人造梯田改造工程。

1966年春,张贵顺组织村里的女民兵选择北山坡上一块最难开发的青石板地,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取土造良田。

向青石板要良田,首先要把满地青石板揭去一层,从山下几里或几十里外运来泥土。经过20多个昼夜奋战,大家垒起一道近千米长、一米高的石坝,随后又垫起近半米厚的土,终于造成了1亩高标准梯田,把“土层只有几寸厚,天旱锅上炒,雨大顺坡流”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

在沙石峪陈列馆,除了当年使用过的铁锹、大锤、钢钎等,记者还看到了驮架、驮笼、驮筲这些并不太常见的工具。

“驮架是放在驴背上的,驮笼是驮粪、驮土的,驮筲是用来运水的。”沙石峪陈列馆讲解员王艳双解释,当年,张贵顺就是带着沙石峪人赶着毛驴,一筐筐土、一筐筐粪,一桶桶水,开辟出土地,浇灌出良田。

“开辟一亩高产田,他们前后合计行程5000多公里,挑土1000余担。因此,这块地被誉为‘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王艳双介绍。

陈列馆的这些当年使用的工具,让这一亩田的分量变得更加沉重。

现在的沙石峪还在不断建设中,机械早已代替了人工,挖掘机锤击石头的“哒哒”声在山村回荡。而今,沙石峪发展旅游业,青石板上铺土造田、春种秋收是为游客带来乐趣的体验项目。艰苦的岁月早已远去,当年“青石板上创高产”一钎一锤的开凿却依然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周恩来总理两次亲临沙石峪视察,称赞张贵顺带领的沙石峪人是‘当代活愚公’。”周国军介绍,截至目前,沙石峪先后迎来了世界上16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观访问,张贵顺也曾随国内代表团出访罗马尼亚、巴基斯坦等国。

如今的沙石峪,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村边的葡萄架,路旁的海棠花,都有专门的浇灌设备,百姓不再为浇地而发愁了。

但在以前,沙石峪村民吃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水,也是耕地之外沙石峪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

沙石峪有一个谚语:“石盆顶上扣块天,唯有苍天是水源。”每到夏天,火辣的太阳照得青石板滚烫,沙石峪的乡亲一过三更就得背着葫芦,担着水桶,翻山越岭摸黑到大老峪取水。

1952年底,张贵顺带领乡亲们在沙石峪烟筒山附近凿山破岩,开凿蓄水池。从1952年到1957年,历经五冬六春,用工1万多个,终于在石头山上开凿了一个2700立方米的蓄水池。后来,他又带领乡亲们在村北的山坡上打了一眼直径17米、深11米的大口井,然后铺上1300米的管道,用一个120米的高扬水泵,把水引上山顶的蓄水池。

1968年,他又请来地质队,先后打机井16眼,修环山渠道1.2万多米,修高扬程输水管道3400多米,建起滴灌站、喷灌站和扬水机站,使800多亩梯田、400多亩果园实现了水利现代化。

而今,沙石峪北山上的蓄水池仍然发挥着作用。周国军介绍,春夏干旱,蓄水池的水十分应急,雨季一到,满池清波。

荒山变绿林,梯田变果园

0ac8e1a9-6c8c-46f3-ae42-59ea4b73432f.jpg

1966年,沙石峪村民进行集体学习,思考沙石峪发展方向。沙石峪陈列馆供图

现在的沙石峪,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葡萄。沙石峪有一个叫狼洼的地方,曾是人迹罕至的荒山,如今这里却是果树葱茏。

“当初张贵顺提出改造狼洼种果树时,大家思想上、行动上都有疑惑——石头山适合不适合种树?栽树是不是能够开花结果?”李凤忠说,事实上,向狼洼开战的第一天他们就吃了败仗,用折了17把大镐,种树的土埯一个没打成。

面对这一疑虑,张贵顺坚持不懈地走访乡亲,求教问计,改进方法。最终,历经90天,沙石峪村民终于在巨崖悬陡、怪石嶙峋的狼洼打成了5700个一米见方的土埯。当时已经过了植树季节,乡亲们在土埯种上庄稼,获得了大丰收。后来土埯里全部种上了白龙果树,狼洼从此改名叫白龙洼。

之后,张贵顺又带领乡亲们大力治山造林,小黑坨子、石门子、烟筒山相继披绿,大面积的青年林、民兵林、妇女林相继出现。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卖钱。”这是沙石峪“荒山变绿林,梯田变果园”的实践成果。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20多年里,张贵顺带领沙石峪村民在只有石头没有耕地的荒山上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他们在山石坡上建成600亩水浇地,并发展林、牧、副业生产,三次重新规划九岭山水,把原来贫瘠落后的穷山沟改造成了处处花果山、道道米粮川,使沙石峪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

1999年3月4日,85岁的张贵顺因病去世。

他生前留下了遗嘱:“死后将骨灰埋在村北山坡,我要看着沙石峪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要看着乡亲们富裕昌盛。”

张贵顺走了,安息在他奋斗过的北山上,守着他和乡亲们打拼出的土地。

“几十年来,沙石峪人探索过拼搏过,成功过也失败过,但愚公精神已经内化为沙石峪人的精神底色,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行。”周国军说,上世纪80年代,当市场经济之风吹来时,沙石峪人很快打开了山门,一边栽种大量经济林,一边勇敢地投入到市场大潮中,罐头厂、化工厂、氧化锌厂、橡胶厂、石粉厂等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而今,沙石峪人又走上了绿色发展的路子,拆除污染环境的厂房,致力于把葡萄种植及旅游业做大做强。“举办葡萄采摘节,推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引导农民发展农家院、农家乐,沙石峪正上演着一出精彩的‘兴果富民记’。”周国军说。 (见习记者 史晓多 记者 周聪聪)

相关

来自万里之外的泥土

张贵顺不仅带领沙石峪人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半个多世纪以来,愚公精神也跨越国界,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情感共鸣,书写了一段段中外友谊的佳话。

在沙石峪村北,有一片地叫“万国田”。

“表面看,‘万国田’可能没什么特别,但是,这里的土很多都是国外友人一捧捧带来的。”沙石峪陈列馆讲解员王艳双介绍,“这方土原本是当年创造奇迹的‘万里千担一亩田’,但混合了多个国家的泥土后,如今,这亩田有了个新名字——‘万国田’。”

当年,随着沙石峪劈山造田声名远播,沙石峪缺土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有一天,当地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竟是一盒泥土。原来,这是美国友人诺尔曼·钱思和他的夫人寄的。两位友好人士听说中国的沙石峪“粒土赛珍珠”,沙石峪人民为改变落后面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诺尔曼·钱思夫妇十分感动,便将家乡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土装了一盒,寄给沙石峪人民。

由此开始,向沙石峪赠送本国泥土,成为外国友人对沙石峪人表达敬意的特殊方式,沙石峪也很珍视这些万里之外的泥土,将这些珍贵的泥土全部洒进“万里千担一亩田”里。

从“万里千担一亩田”到“万国田”,一方土地的名字之变,记录着这个小山村吸引来的世界目光。在沙石峪,同样记录着中外友谊的,还有四棵茂盛的友谊树。

此外,沙石峪还曾收到从越南、老挝、日本等国家寄来的书刊、工艺品以及热情洋溢的信件等。

如今,以张贵顺为代表的沙石峪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深深感染着很多外国友人。

“去年,前来沙石峪参观的外国友人有的来自挪威、雅典,有的来自澳大利亚、韩国。今年,来的外国友人有芬兰、新西兰的。”王艳双说。

很多外国友人参观沙石峪后深受感动,一位芬兰的旅游业人士表示,希望能够与沙石峪开展合作,带更多旅行团来沙石峪。

王艳双介绍,截至目前,已累计有167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沙石峪,感悟沙石峪人民移山填涧的奋斗精神。(史晓多)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